蕭美琴召開協調會 爭取前瞻計畫水環境建設經費 整合排水系統 根本解決水患問題

圖:干城一街排水溝

近年氣候變遷,豪大雨驟降頻率提高,加上錯綜複雜的排水系統多年來未能妥善整合,無法符合現有排水容量需求。因此每逢大雨,花蓮許多地區都遭逢水患之苦。上個月卡努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帶來豪大雨,吉安鄉多處淹水,立委蕭美琴為此與吉安鄉長黃馨前往勘災,現場除了要求相關單位盡速改善排水設備之外,也深入了解大花蓮地區整體水系排水問題。

因此,蕭美琴今日(16)於立法院邀集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李旭寧、水利署長賴建信、農委會農田水利處處長謝勝信、九河局局長顏嚴光、吉安鄉鄉長黃馨、花蓮縣議員黃振富、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邱敬棠技正等單位召開討論會議,共同研商花蓮排水系統整合規劃,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水環境建設」預算項下爭取經費挹注。

圖:蕭美琴右方為水利署長賴建信(今日會議照片)

蕭美琴說,早期對於淹水問題治理的方向是以點狀「淹水區域」與「河流集水區」的線狀概念作規劃,但卻未能以宏觀的「區域水系」整體討論。造成同一水源各段因用途或屬性歸屬不同權管機關:農田灌溉排水為農委會農田水利處所轄、匯聚地表水的區域排水為縣政府權管、流經都市計畫區內又分為雨水下水道與汙水下水道。都以不同的排水容量、設施結構規劃,各自為政的結果使排水系統間的整合困難,通水斷面不足,才會每逢大雨水患頻傳。

以吉安鄉為例,南海十一街、海岸路與華城六街等地,雖屬於社區排水功能,但因納入上游灌溉排水水量,使公路旁的排水溝渠容量不足,大雨時無法有效疏洪,溢流成災。上個月蕭美琴勘災時即要求公路總局加大通水斷面,增加排水量,南海十一街與海岸路段年底前將會發包執行。

圖:南海十三街排水溝

而干城一街、南海十三街現雖然由花蓮農田水利會管轄,但因經費有限,排水設施維修也僅能以補強加固的方式處理,無法改善提升。且南海十三街為早年退輔會設置的排水溝,就排水功能性而言屬社區排水溝渠,本應納入區域排水治理範圍,但仍隸屬於灌溉排水系統中,灌排混雜問題至今仍未能妥適區分。今日會議決議擇日召開會議,研商由土地管理機關退輔會委託農田水利處進行改善。

另外,吉安的三支排水系統,早期雖以區域排水規畫,但尚未完成公告,因此遲遲無法統籌管理。今日會議也共同決議,按照97年既有的規畫標準,請花蓮縣政府依程序提報計畫,爭取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建設計畫經費,水利署也將積極協助。

再者,吉安榮光社區,每逢大雨風災都需遷村,即便於該處規劃榮光抽水站,但卻因為用地問題遲遲無法施作截流箱涵,導致抽水站建置至今都無法發揮作用。目前花蓮縣政府已提報計畫,今日會議中也獲得水利署長承諾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