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四月刊)日韓降低工時大挑戰!

圖說:美麗的韓國風景底下,隱藏著勞工職場高工時和激烈競爭。圖為濟州島。(圖片來源:韓國觀光公社)

台灣過勞社會 生育罷工有解?

近來日本一項統計調查發佈,引起來各界矚目。日本勞工竟然普遍出現「睡眠不足」現象,而且影響到了生產力提升與經濟發展。

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調查統計,20歲以上的日本人中,平均每日睡眠少於6小時的比例,從2007年時約為28.5%,之後持續攀高,到了2011年,上升為34%,而到2015年,竟已高達39%。換言之,已經有將近四成的日本成年人,平均每日睡眠不到6小時。媒體調查也顯示,有近半的全職勞工表示,他們感到有睡眠不足的問題!

惡質職場文化盛行

進一步分析發現,成年勞工之所以普遍睡眠不足,並不是因為現代人晚睡的文化使然;其中一項最主要的原因,竟是因為得「經常性的加班」。

任職於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柵山順子指出:「在日本職場有一種氛圍是,你必須要每天工作時間很長,不應該準時下班。但這導致了員工睡眠不足,以及無法提升生產力的問題。」

為了改善這樣的問題,日本近來甚至有公司得開始推行「每日基本休息時間」(minimum rest period)制度——規範每位員工下班後到隔天上班前,之間休息不得少於一定的小時數——例如知名的三井住友信託銀行,就實施了「每日至少9小時休息」制。

本來正常不過的「下班休息」,竟得靠推行此類強制規範才能確保?而且若以上午8點到班為例,規範「每日至少9小時休息」,其實不過意味著「不得加班超過晚上11點」!可見日本超時勞動的狀況已到多嚴重的地步。

直到目前為止,全日本大約只有2%、約1700間公司,推行了「每日基本休息時間」,而且究竟規範程度是否足以改善勞工處境,也仍有待觀察。畢竟,目前日本官方並未祭出強制法令,而只是鼓勵企業自我管理、增加休息。但長期以來習於「靠加班把事情做完」、犧牲勞工健康的日本惡質職場文化能否被改善,實在不易樂觀。

長工時阻礙生產力

針對此一狀況,近來研究機構蘭德歐洲(Rand Europe)也發佈了一項針對5大工業國家的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日本勞工生產力成長偏低,其中一項原因就是員工工時過長與睡眠不足所致。

他們的研究報告顯示:「日本勞工睡眠不足的問題,導致日本經濟每年損失了1380億美元,將近是日本GDP的2.9%之多。」、「如果讓每日平均睡眠不到6小時的勞工,能夠調整到每日睡眠達6至7小時,這將能夠使日本經濟成長增加757億美元。」

儘管現實如此,但長工時體制猶如吸食鴉片,能夠讓企業體誤以為生產成果能夠確保甚至提升,要大幅修正談何容易?其實,長工時制度不但犧牲了勞工的健康,也瓦解了企業進一步改善工作流程、提升生產效率的誘因。而且長工時畢竟有其極限,長期「平均睡眠不到6小時」,也必然將導致勞工健康問題,稍有遠見的政府不該再縱容此種做法下去。

相對地,如果政府積極促進工作時間縮短,嚴加改革不當的加班文化,使得企業得以靠更少的時間,完成既定的任務。這才是真正競爭力的提升。而且,至少讓員工們能有充分的睡眠,創造本可達成的生產力與經濟成長。

圖說:機構蘭德歐洲(Rand Europe)指出:日本勞工生產力成長偏低,原因之一就是工時過長與睡眠不足。(圖片來源:蘭德歐洲(Rand Europe))

韓國產後一週即工作

東亞另一長工時著名的新興工業國:韓國又如何呢?根據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統計,韓國勞工的工作時間已是「世界第二長」,每年長達2113小時,僅次於墨西哥。而各個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的年平均工時為1766小時。

這樣足足比其他已開發國家「勞工每年平均多工作350小時以上」的長工時體制,短時間或許為韓國的財團企業穩固了生產效能,帶來了巨額的利潤。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卻是遭逢著激烈的擠壓,特別是得要兼顧工作與家庭責任的職業婦女們。

兩個月前,韓國一位34歲的高階女性公務員,不幸心臟病發死亡。她有個3個孩子,但在她產假結束後回到職場,就開始每日工作長達12小時。她甚至在週六繼續加班,直到了週日的凌晨5點鐘;接著,她回到家開始了一整天的照顧孩子行程。這樣過度操勞,不幸心臟病發,使其再也無法看到她的孩子。

圖說:日本厚生省的調查統計,20歲以上日本人,將近四成平均每日睡眠不到6小時。(圖片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

這起悲劇引起韓國社會與媒體的廣泛討論。承受職場與家庭雙重壓力的女性們,是長工時體制下缺乏正視的一群犧牲者。一位有兩個孩子的女性資訊工程師對媒體表示,「這位過勞死亡的女性,並不是罕例。」過勞固然是韓國的普遍狀況,但在這之中女性更是首當其衝!

韓國女性「生育罷工」

有人或許會說,產後就過度加班,不也是自己選的?但當全體勞工都把加班當作常態時,女性為了要取得繼續在職場中生存的空間,儘管已經被生育和照護責任壓得喘不過氣,當然也得要「被自願」投入加班。「否則,老闆也很可能就叫妳走路」這是職場女性都了解的現實。在這樣的現實下,韓國職業婦女別無選擇地,很可能得選擇放棄婚姻,至少是放棄生兒育女。

韓國當前的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平均每名韓國女性僅生育1.2名子女,而全球平均為2.4名。韓國生育率竟僅有世界平均的一半!

韓國中央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娜榮指出:「在這樣的環境下,無怪乎越來越多的韓國年輕職業女性不願意投入到婚姻,更不願意生育子女。這彷彿是一場「生育罷工」(birth strike),或者是「婚姻罷工」(marriage strike)!」

解決之道何在?一方面,韓國長年的不平等家務勞動分工,的確有待改革。根據統計,在韓國的雙薪家庭中,每名男性每天花在家務勞動上的時間是40分鐘。而女性儘管已經得工作,卻還會再家務勞動上投入3小時,足足是男性的4.5倍。更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韓國社會普遍的長工時體制。一個已發展的社會沒理由要求勞工就得工作到犧牲健康。否則,韓國職業女性永遠只能選擇「過勞」,或者是「離開職場」,要不然就是只能「拒絕生育」。

就如同韓國《東亞日報》在社論中評論寫道:「職業婦女產後回到職場,卻面臨了過勞死?在這樣的壓迫處境下,韓國女性會樂意懷孕生產嗎?不,她們已經聰明到不會再這麼做了。」

台灣唱和「生育、婚姻罷工」?

儘管日、韓經驗,都已經清楚地揭露,長工時體制對於勞工健康、生產力提升、生育率提升、性別平等帶來了負面影響,但此時此刻,台灣政府似乎尚未正視這些訊息!

台灣勞工的工作時間,若與OECD國家相較,也是「世界第三高」,和韓國在伯仲之間。過去半年以來,政府卻還執意「刪減勞工七天國定假日」,讓勞工休息狀況雪上加霜;配套的「一例一休」,也無助於降低勞工工作時間。往往直到少數悲劇發生,如蝶戀花旅行社司機疲勞駕駛翻車,政府才偶有雷厲風行地勞動檢查。但時間一過,又繼續故態復萌,甚至陪同唱和「勞工也有加班的自由」。

不少工商團體代表更是屢屢發表「台灣勞工又不是東亞病夫」、「加班有益身心健康」、「這樣企業才會有競爭力!」的謬論,毫不正視長工時體制造成的社會災難,甚至是對經濟發展的不良影響。近年來台灣所面臨的超低生育率,不也就是普遍過勞狀況下的一種「生育罷工」?

但「生育罷工」或「婚姻罷工」,也只能稱為長工時體制下人民被迫的消極選擇,而絕非出路。從日、韓經驗也可看出,長工時體制的改變,無法是單單倚靠政府作為或企業善念。擺在整體社會眼前的惡果,只能靠社會大眾的集體正視,並且採取集體行動來予以扭轉,才有改變的可能。我們期待一場訴求降低工時,控訴種種長工時惡果的社會運動,使彼此間受壓迫的人民多交流,創造人民的真實幸福而共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