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三月刊)日、矽併購最終戰

殲滅戰最後一哩路─公平會公不公平

2015年,台灣半導體產業親嚐一場腥風血雨的野蠻遊戲。日月光搶奪矽品,敵意購併市場宿敵。企業購併源自於十九世紀工業時代,為解決資源重複投資浪費;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它搬到台灣上演,竟落得如此荒腔走板。

去年十月,當日月光完成收購25%矽品股權交割,正式成為矽品大股東後,再下一城,發動第二次公開市場收購,準備拿下矽品49.71%股權。按國內公平法規範,單一公司股權超過30%,必須接受公平會調查,如今,全案送進公平會。現在,就看「公平」會,到底公不公平?

論及個人恩怨,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從來就不是朋友,而是長期搶單的同業對手。只是,這一回,張虔生把遊戲愈玩愈大,搶單不成,張虔生索性設局準備吃掉對手。「他(張虔生)準備兩年了,」一名密切關注這場購併案的法界人士指出。

張虔生、林文伯,本是同業,但在特定時點,互看對方的角度已出現落差。林文伯審視張虔生,還是個在封測領域搶單時,不時敗下陣來的同業對手;只是,張虔生看林文伯,可不只是同業,更是一個獵物,既是獵物,豈不希望它愈壯碩愈好嗎?這一名法界人士指出,從公司競爭的角度而言,矽品不僅在每股獲利(EPS)表現,追上日月光,更在配息及配息率上優於日月光許多。

圍棋高手 林文伯被動出招

於是,當林文伯不時以產業領袖之姿,對半導體市場前景大抒己見時,怎知,張虔生早已將手伸進矽品。去年八月二十一日開始,日月光突襲矽品,在市場上收購矽品股票,九月下旬達陣,完成25%的收購目標,十月完成交割,日月光正式成為矽品大股東。過程中,日月光早已展現大股東的霸氣,在矽品結盟鴻海一事上,日月光強行作梗,甚至祭出法律手段,逼矽品林文伯就範。

在半導體業界,林文伯是一名頂尖的圍棋高手,二十三歲就贏得圍棋賽事的冠軍;只是,在事業對峙的棋盤上,他卻落居下風。去年,日月光發動突襲,林文伯才驚覺,張虔生與他不同,是一名狩獵者,四處尋找可吞噬的獵物。只是,林文伯醒悟太晚,過程中,矽品每一次被迫出招,壯聲勢、搏媒體版面有餘,卻失去戰術的精準度。

銀彈充足 張虔生步步進逼

投資市場的生死交關,什麼是底線?自然是「利」字。林文伯引鴻海反制張虔生,爭取股東同意藉由提高額定資本額,達成與鴻海增資換股的目標。此舉,為林文伯引來非議,因為,矽鴻結盟成行,將立即損及既有股東的利益,因為,增資一途,將稀釋原股東的股權。尤有甚者,矽品所提換股比例,矽品發行新股提供鴻海的價值,遠低於日月光開出的公開收購價,兩者每股相差8塊多。反觀張虔生,端出現金,進行公開股權收購,兩次收購行動在股票市場大力配合演出下,都讓矽品投資人笑呵呵,對於只看數字的外資而言,自然懂得如何選邊站,使得日月光在收購行動中,順利達成目標。

價值判斷,在乎眼光。直到被張虔生挨了一記大悶棍前,林文伯實在不了解張虔生,也判讀不出矽品在他人眼中的價值;於是,面對張虔生出其不意的招數,林文伯只能說:「沒想到,他(張虔生)竟然拿公司大部份的現金收購同業的股權。」

引狼入室 打臉新政府

矽品被動出招、引進紫光,更讓法界人士直呼:「看不懂!」紫光投資矽品25%的股權,已獲矽品董事會通過,並訂今年一月底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此案;但因矽品臨時生變,向日月光釋出善意,並以日月光停止第二次收購作為交換條件,雙方在合意基礎下展開合併協商。

扯進中國紫光,使得日矽配更形複雜。在這場野蠻遊戲中,紫光與日月光同屬狩獵者,它的兇猛程度完全不亞於日月光。矽品的如意算盤恐怕是:藉由引入擁有更多銀彈、購併手段更顯犀利的紫光,應可制衡日月光。看來,矽品嚴重輕忽,這一場廝殺,戰場在自己家裡。矽品請進紫光,試圖牽制日月光,過程中,難免一戰,只怕,敵人(日月光)沒趕走,客人(紫光)的殺傷力更大,你來我往,家中的鍋碗瓢盆早已被砸爛,最後,誰得收拾殘局?恐怕還是矽品自己。

另者,林文伯更大的誤判在於:完全無感於政治大洗牌後的氛圍,家裡即將換大人,從國會、主政到地方,民進黨已取得完全執政地位。總統大選結果雖是今年一月十六日出爐,但變天氣氛早在去年已瀰漫全台灣;矽品引進紫光,豈不是打臉新政府?不過,此案還未送進經濟部投審會,受阻於臨時股東會延後,紫光投資矽品案,未能如力成、南茂等,已在主管機關內排隊待審;如此,似乎為矽品保留審慎思考的緩衝空間。

紫光要什麼?高姿態進入台灣半導體

矽品對於日月光,是一肥美獵物,日月光見獵心喜。對紫光而言呢?矽品不只是獵物,是它要得到的裡子,更是面子,特別是台灣政治盤面由藍轉綠,而且是徹底的綠,紫光不只是入股矽品,而且是敲鑼打鼓、大搖大擺地成為矽品大股東,染紅台灣半導體,大吃新政府的豆腐,來一場極為刺眼的「紅配綠」。於是,市場出現議論:在操作技術上,紫光取得矽品實質主控權,完全不是問題,「錢」對紫光而言,是再小不過的事,日月光在第二次祭出公開市場收購行動時,出價每股55元,紫光若看重裡子重於面子,以私募方式,提出高於55元的價格,墊高日月光收購成本;再以假外資、真陸資的手法,跨越門檻,強行介入矽品,這樣的手法,似乎更符合紫光彈性、快打的一貫作風。只是,在此台灣政治氛圍中,紫光不願隱身幕後,它要登堂入室。

公平會 究竟公不公平?

日月光豪奪矽品,只剩最後一哩,關鍵在於:公平會。日月光拿下矽品49.71%股權,只要經由公平會審查同意,完成股票交割過戶;接下來,日月光可能依據「企業併購法」,進行股權轉換,屆時,矽品將成為公開收購人日月光100%擁有的子公司;在經過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同意後,矽品恐將下市,成為購併下的消滅公司,就此沒入歷史。

現在,矽品的生殺大權在公平會手裡;這樁公案,公平會將如何看待?據法界人士表示,日月光購併矽品一案,在公平會內曾有類似判例。約十年前,對於好樂迪合併錢櫃,公平會曾作出禁止結合的決議。這名法界人士進一步說明,十年前,KTV市場兩強好樂迪與錢櫃計畫合併;當時,兩家KTV業者若順利合併,在台灣的市佔率將超過50%;最後,公平會基於「基本經濟利益」與「限制競爭的不利益」,決議禁止結合。

此案一進入公平會後,矽品、日月光砲火再起。很顯然地,矽品的戰略已定,正是以好樂迪、錢櫃的案例為基礎,在「基本經濟利益」與「限制競爭的不利益」上,狂打反擊日月光;甚至,一群半導體封測協力廠商也站出來,聯合署名向公平會喊冤陳情,聲稱國內IC設計業者有85%是交由台灣封測廠代工,若兩強合一,將嚴重破壞市場交易秩序。

國家機器 看新政府臉色?

只是,公平會公不公平?若侷泥於林文伯、張虔生,甚至,只在矽品、日月光兩家公司的新仇舊恨上打轉,公平會怎麼判,都不容易取得「公平」美名。嚴格說來,公平會是一部廣義的國家機器,首要考量的是國家整體產業利益;公平會委員是由行政院院長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被市場賦予極高的期待;準總統蔡英文不僅曾任職公平會,更精研《競爭法》,對於日月光敵意購併矽品,看似單一事件,卻牽扯出台灣半導體事業未來在兩岸及國際市場的競爭策略,豈會等閒視之。

比拳頭時代 專業經理人請立正站好

市場上,經營權之爭屢見不鮮,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四子張國煒也才為自己的繼承權親上火線;而市場上,更因董監改選的前期作業展開在即,預料爭奪經營權的戲碼將一一登場,公司派持股不足的上市櫃公司,都可能陷入苦戰。

只是,誰知台灣一直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如今也進入比蠻力的時代。「曾幾何時,半導體產業已從比腦袋轉為比拳頭,」一名自美國返台、投入台灣IC設計業多年的竹科新貴感慨地表示。既是比拳頭,強調腦袋取勝的專業經理人,就只能乖乖地立正站好。

而灰頭土臉的林文伯,究竟是矽品的所有者,還是專業經理人?這個答案在他內心深處:如果,是一名所有者,持股就不該過低;但若只是一名專業經理人,他的經營績效,算是對得起股東。事實上,在台灣面臨轉型當下,這個問題不只臨到個人公司,而是國家產業發展不可輕忽的核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