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四月刊)從國歌密碼 看轉型正義首部曲

國家的認同,是人民對於國家的共識標幟。

中華民國國歌裏的歌詞是: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澈始終。」

從國歌密碼看民主

有人宣稱從這首國歌找到了所謂的「國歌密碼」,說是從歌詞中找到了「吾以為民進黨多民主」九個字,因為它預見了民進黨的民主性格。這個無奈的解嘲,反映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尋求意識轉型正義的殷切。

一個『國歌密碼』,應該不是另類的『聖經密碼』,而且不會只是一種解法。

因為也有人在國歌裡找到了『吾以為國民黨多民主』九個字,說孫中山當時在給黃埔軍校作訓詞時,已經對國民黨實施民主制度有高度期許與偉大預言。

但是這位『天下為公』的革命先行者,萬想不到他的一篇訓詞後來竟然成為『國民黨歌』,更在一九三七年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成為為『國歌』,從此國民黨歌一躍成為國歌,相信孫中山如果還在世,肯定不會贊成國民黨黨國不分的特殊體制。

孫中山也應該沒有預料到退職後許多年被尊稱為『國父』。世事多變,政治的詭譎,常會有不公不義、亦正亦邪的事情發生,沒有辦法用高標準的道德尺度來衡量。

不過這個『國歌密碼』,在七十年以後才解開,無論如何解說,都是事後諸葛亮的說詞,對台灣的前途毫無幫助,不足取的,我們大可不必為此再搞爭辯,浪費口舌,突增意氣。

『國歌密碼』的提出,大概是台灣受到了太多的『密碼震盪』,如受到了先前的『聖經密碼』及其以後的『理財密碼』、『愛情密碼』、『美麗密碼』等,到最近的『達文西密碼』所啟發的。

有人在中華民國國歌裡找到密碼,卻沒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裡找到任何密碼的痕跡。

中國國歌又如何?

中華人民共和國把抗戰初期,田漢作詞的一支表現了中華民族面對外敵入侵,英勇反抗的戰鬥精神和堅強的愛國歌曲『義勇軍進行曲』當作國歌,它卻不是中國共產黨的黨歌,沒有一丁點兒政治味道,具有高度的愛國情緒,可以激發愛國心,任何人唱了,都會熱血沸騰起來,用它作為國歌,實在太棒了。它的文字鏗鏘有力,感人至深。試聽: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前進!

當這首國歌唱出或演奏的時候,彷彿回到抗戰期間的時空,令人激動,引人勾起憶起了千百萬同胞犧牲了寶貴的性命,國土破碎,傾家蕩產,親人生離死別。容易忍不住流淚。

中華民國國歌是由訓詞轉變而來,說教意味濃厚,是否適合作為國歌,頗有問題。將近一個世紀的國歌,只能算是下策,而如果把國旗歌改為國歌,似乎比現在的國歌好些,但仍然帶有說教味道,只能算是中策。因為他的歌詞仍然框在訓政時期的概念中:「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冑,東亞稱雄。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孫文訓詞變國歌

中華民國既然屬於共和國體制,而共和國的體制是國家屬於全體人民所有,非一黨一己之私產。基本上,國旗歌的歌詞比較國歌歌詞更跨越了『吾黨所宗』的範疇。比較上堪為國歌,但離開民主憲政的意識還有相當的距離。新國歌的選定,有絕對得必要性,但須取得全民的共識才好。

像『義勇軍進行曲』和『馬賽進行曲』作為國歌,都獲得了全民的認同。國歌象徵的一個國家的精神,從創立國家、建設國家到發展國家,藍圖的描繪,願景的宣示,國歌是展現全國人民團結意志最動人、最神聖的篇章。

今天有些人對於國歌的內容有意見,是可以瞭解的,我希望國歌既然是國家的『根本之歌』,還是應該接受全民檢驗的。

還有陸軍官校的校歌歌詞的第一句『黨旗飛舞』就出了問題。

在過去談這類的問題是犯禁忌的事,是思想上的問題,是絕對不容許的。現在的陸軍官校是國家的軍官學校,軍隊是國家的,不是任何政黨的黨軍,軍校是國家辦的,不是任何政黨辦的,所以有人主張把『黨旗飛舞』,改為『國旗飛舞』,僅僅改一個字,而且更有意義,更周延,更豁然大度,可以脫離小鼻子小眼睛譏諷。如果一味要保持傳統,那陸軍官校就改名,改回黃浦軍官學校原名,或更旗幟鮮明地叫做國民黨黃浦軍官學校,校址可以與對岸商量,再遷回黃浦島,一切回歸到原點。

所以醬缸式的『故步自封』,困獸猶鬥般地抗拒民主潮流的洗禮,操弄意識形態的鬥爭,只會把台灣帶向不幸,大陸的淪陷史實猶歷歷在目,後事不忘前事之師啊,前車之鑒,不能夠重蹈覆轍呀。

在網路上有人作了一首『呆丸共和國歌』,它的歌詞極盡諷刺之能事,是這樣唱的:

「三民注意,吾當說中,一見民過,移進打痛;

自二多四,為民錢瘋,輸也肥些,注意失寵;

私情私用,比薪比重,一醒已得,觀測時鐘。」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影射性的反諷。因為它是反諷台灣的目前諸多不正常的功利現象,並沒有存心要竄改國歌,它使用『呆丸』來作暗喻『台灣彈『丸』之地,兀自『呆』頭鵝般地『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