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三月刊)她一人讓科研高牆倒下

將4800萬篇學術論文向全世界開放的Sci-Hub

最近國際學界上有一位風雲人物,受到各界高度矚目。她並非是諾貝爾獎的得主,也還沒有知名的研究成果。但她憑一己之力,讓整個學術界的科研成果,向全世界大眾開放,大力促進了科學研究的交流。

她的名字叫Alexandra Elbakyan,是一名成長於哈薩克,現於俄羅斯任職的神經生物學家。如同所有的研究生,她於哈薩克大學求學的時期,為了進行研究,需要大量閱讀相關的期刊論文。然而,這些論文學校圖書館卻不一定有收藏或訂閱,如果想要閱覽,自己要付上巨額的費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研究者和她一樣,經常在網路論壇上請他校網友協助下載並分享。但請人一一幫忙畢竟麻煩與耗時。久而久之,她忽然有一個想法:為什麼不透過程式與網站,讓這件事成為自動的呢?

於是,在2011年9月5日,她架設了一個網站,名為Sci-Hub(http://sci-hub.cc)。她自行撰寫了程式,使這網站內建了一個搜尋器,只要貼上某篇論文的網址,它可以自動使用各校研究者捐贈的帳號,從各校圖書館資料庫下載該篇研究論文,免費提供需求者使用。一開始,這個網站只是供她周圍的神經生物學研究者使用,而大大地受到喜愛。它迅速流傳到了各門學界,成為了各國研究者必備的研究工具。目前該網站已經可以取得超過4800萬篇的期刊論文,服務了世界各地數百萬名的科學研究者,特別是俄羅斯、印度、印尼、巴西、中國…這些發展中國家的研究者。

基層科學研究者v.s.牟取暴利的出版商

Alexandra Elbakyan回顧她的動機說:「當我還是哈薩克大學的學生時,我沒有辦法接觸到任何研究論文。儘管我的研究計畫需要這些論文,但閱讀一篇要付費32美元。而為了做研究,可能需要瀏覽數十甚至上百篇論文,這花費實在太瘋狂。所以我經常透過未經授權的方式,取得了這些論文。我後來才發現,有無數的研究者(不只是學生,也包括大學的學者)和我一樣,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閱讀一篇論文,竟要付費32元美元。為何會如此昂貴?是因為要付費給辛勤的創作者,所以不得不收取如此高價嗎?答案卻是否定的。

一個經常為社會大眾所不知,但令人驚訝的事實是:不論是大學訂購期刊資料庫所支付的鉅額費用,或是個別研究者向資料庫購買單篇論文,每一筆支出費用,都並非是期刊論文的作者能取得收益。相對地,是擁有期刊與資料庫的出版商,能夠握有這一筆巨大的利益。而且隨著科學研究發表日趨增加,期刊資料庫的售價也日趨昂貴,導致越來越多知名大學甚至都無法負擔這一費用,影響了學術的發展。

在2011年起,已有許多各國學者意識到這一問題。例如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前主任Robert Darnton就曾公開質疑:「我們學者做研究,寫論文,審查其他研究者的論文,擔任期刊編輯,這些都是無償的…結果後來我們卻要用天價,才能買回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甚至引發了全球一萬五千多名學者共同連署,發起杯葛付費期刊資料庫的運動,主張將論文刊登到免費開放的期刊。

他們強烈抨擊:論文付費制讓明明是公共支助的研究,公眾卻無法取得;而出版商藉著擁有著作財產權而收取大量費用,但這些內容卻並非他們創造的。「美國納稅人每年花了1400億美元來支助研究活動,然而,這些成果他們卻不能容易地接觸到」。這樣嚴重的不正義,應該要被改變。

固然抗議聲浪不小,但因為學界主流仍被付費資料庫壟斷,學者們為了職涯發展,仍然不得不將論文投稿到這些付費閱覽的期刊。Elbakyan觀察到:「這個模式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學術期刊提供了作者需要的名聲。使得作者願意放棄他們研究的財產權,因為他們相信這有助於他們的職涯發展。」

也因此,這促成了Elbakyan和她的社群友人下定決心,該堅持「知識應當共享,而非智慧財產」的理念,大力推動Sci-Hub這樣的免費分享網站,挑戰出版商的霸權。

自由分享知識引來的訴訟與禁制

隨著Sci-Hub廣為人知,當然引來了期刊出版商的不滿。世界最大的期刊出版商Elsevier在去年向美國紐約地方法院提出訴訟,稱Sci-Hub的「免費分享」,侵犯了他們數百萬期刊論文的收益,要求立刻中止該站的運作。

生活在俄羅斯的Elbakyan,考量安全風險,並沒有選擇前往紐約出庭。實際上,先前在MIT大量下載Jstor期刊資料庫的Aaron Swartz,因為這一「預備」分享給大眾的行為,就被美國司法機關求處了重刑,後不幸自殺身亡。但Elbakyan撰寫了一封公開信寄給承審法官,聲明她的行為儘管可能違反著作權法,但卻是為了更高的「知識應當共享」理想而為。

她在聲明中還引用了聯合國頒布的《世界人權宣言》第27條:「人人有權自由參加社會的文化生活,享受藝術,並分享科學進步及其產生的益處。」質疑司法不該作為阻礙科學分享的幫兇。

因為Elbakyan選擇不出庭答辯,加上當前著作權法的確支持出版商,不意外地,紐約法院通過了禁制令。但當美國法院作出封鎖Sci-Hub舊網域的禁制令後,過沒幾天,Sci-Hub又透過一個新網域重新復出,讓全世界都可連上。而且Sci-Hub還從一個陽春的俄國為主的網站,改版為英文版本,公開標榜存有4800萬篇論文,還加上了一份反對著作權法的宣言在其上。

熟悉網路世界的專家指出:因為Sci-Hub並非架設在美國,其創立者也不在美國,儘管美國法院下了禁制令,也很難讓這個網站真的消失。就是在全世界被法院禁止,它也可以再遁入完全匿名的「黑網」(dark net)運作。而且目前俄國並沒有反對這個網站存在的打算。俄羅斯國際媒體Russia Today還稱:「Sci-Hub彷彿改變了整個知識蒐集的方式,並且挑戰了那些打算將知識私有化的資本貪婪。」

期待中文學界的Sci-Hub誕生

Sci-Hub還在擴展當中,並且引來全球學界的聲援與支持。它們的努力也讓我們足以反省到,當前大多數的科學研究成果淪為商業販賣,甚至影響了科學的健全發展。

一位參與報導Sci-Hub遭遇的媒體工作者就指出:「(論文付費制)這的確會有代價。昨天我遇到了一位社工朋友,她現在取得專業社工的證照了。她有了「專業」,但她卻不再能接觸到社會工作的相關期刊。只因為她已不在某間大學求學,而沒有了閱覽期刊的資格。這狀況是真的,而且也發生在醫師、心理學家、神經學家、工程師、植物學家、遺傳學家、化學家與哲學家,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其實反觀台灣,也是同樣的情況。每年我國科技部補助了大量的研究計畫,教育部投入了上千億的高教預算,產生了數以萬計的研究論文。姑且先不論研究的內容是否和社會需要相關,更基本的問題是:社會大眾能否取得這些研究成果?

如同外國的狀況一般,台灣各學界的期刊論文,除非透過大學圖書館帳號登入資料庫,否則幾乎都要額外付費才能閱覽,甚至根本不予公開。這使得論文創作彷彿如同學術社群內部的密宗遊戲,不能分享給外界所知。但倘若如此,我們又為何要拿國家的公共預算,來補貼這些研究?若主要是靠公共預算支持財產出的研究成果,為何不免費提供給各界大眾取閱、使用?

受限於語言差別,Sci-Hub還沒能讓中文的期刊一併開放。但難道我們中文的學術社群不也該學習Elbakyan的精神,採取必要的手段,讓公共支助的研究成果,回歸到公眾身上嗎?畢竟,知識並不會因為分享而減少,只會在不斷交流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