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十二月刊)美意反陷青年低薪困境

光靠政府就業補助非根本

青年的低薪與失業問題,能夠靠政府補貼薪資,來獲得實質改善嗎?這不只是勞力市場研究的學術辯論議題,而也是台灣當今上演的政策課題。

柯P主掌的台北市政府近日提出,明年起將試辦,針對設籍台北市4個月以上、初次就業的18~29歲青年,未來只要透過北市就業服務處媒合找到首份工作,如果薪資未達27600元,則青年可請領5000元政府發放的薪資補助,最長可領半年。

「22K噩夢」再起?

政府補貼低薪青年薪資?在當前青年起薪長期低迷的狀況下,按理這類政策應當一片叫好。但消息傳出,卻引來不少質疑與擔憂。

國民黨北市議員王欣儀就在北市議會質詢,「北市今年上半年25~29歲族群失業率8.9%,等於全市36萬青年中有1.2萬人失業,人力銀行曾調查青年期望起薪是34K,實際僅25K,但北市提出的補助低薪青年的新政策,一年120萬元預算,最多補助240人,不但杯水車薪,且恐讓青年甘願領低薪。」

除此之外,網路上的青年們,也紛紛提出擔憂:「靠政府補助五千,能改變什麼問題?」、「領完了之後,還不是一樣?」甚至在電視新聞節目所進行的網路民調中,只有不到10%的網民贊成此一政策,而卻有高達80%人們表達反對。更有人直接質疑:「這不就是另一個22K政策!?」

青年們對政府薪資補貼政策充滿狐疑,和打垮他們起薪的「22K政策」息息相關。2009年馬政府為了因應金融海嘯後的青年高失業率問題,曾補助數萬名青年以「大專畢業生至職場實習」名義領取22K的就業津貼,廠商則一毛錢都不用出就能使用人力,引爆了影響至今的22K低薪浪潮。表面上美好的薪資補貼政策,很可能包藏禍心在其中,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世代記憶」。如今北市推出的青年就業「5K補助」,是否也會造成類似的影響?無怪乎成為各界關注的課題。

薪資補貼的「向下定錨」效應

表面上來看,諸如「5K補助」的薪資補貼政策,領取對象是勞方,應當是種給予勞工的福利。但放在勞力市場之中,受益的卻很可能是資方,而未改善勞工待遇。

舉例來說,當前大專畢業生平均起薪大約是26000元。但在「5K補助」的政策影響下,該份工作能領取補助的雇主,很可能只需要以21000元的薪資,就能夠聘雇到青年勞工。因為勞方加上領取補助後,一樣能取得和其他工作類似的26000元待遇。薪資補助的結果,反而是導致雇主將起薪壓得更低,讓低薪工作繼續長存。

除此之外,雇主過去既有開價26000元的工作機會,也可能將被此種「有補助的工作」所取代,結果反將導致薪資「向下定錨」的效果。過去「22K政策」最大的問題也在於此:不做監管地一律補貼22K後,反而使得多數工作薪資都只剩22K!

固然北市府此波推動的薪資補貼政策預算不大,僅影響數百餘人,對勞力市場造成的衝擊應當有限。但從這類可能的變相負面效果也可看出,勞力市場薪資補貼是一門複雜的學問,政府沒有清楚研究與充足準備前,不宜恣意操弄。否則表面上提供給青年的補貼美意,最後很可能不過是「肥了資方」。

公部門低薪聘僱人力的骨牌效應

青年低薪的現實,若政府有意改善,首要還是得回頭深入檢視,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才可能真正對症下藥。

大體而言,當前台灣青年低薪的問題,其實並不是來自於青年的「能力」有問題,而有必要如同身障者透過薪資補貼政策,才能給取得合理薪資。實際上,比較2000年至今,青年的高等教育就學率持續上升,個人掌握的資訊能力、各類技術、打工經驗,也有增無減,這些事實都佐證低薪的源頭並非青年「能力」問題。相反地,問題更可能是出在貪得無厭想壓低工資的資方,以及屢屢為此配合演出的政府,才共謀打造出了當前的低薪就業環境。

這並非危言聳聽。回首過去十多年的青年就業市場發展,廣義公部門的相關工作,原本可能起到調節整體薪資向上提升的效果。然而,近幾年來在財政撙節、公部門也紛紛壓低人事成本的趨勢下,許多原本能提供相對合理待遇的公部門工作,日趨以「約聘」、「派遣」、「短期工」、「臨時工」等非典型方式聘僱人力,同時大幅壓低勞動條件。連帶所及,也影響到了青年在一般就業市場中的薪資行情。

舉例來說,國立成功大學近日即被爆出,其國際合作組要徵聘「國際研討會專任助理」,要求有大學畢業學歷,英文聽說讀寫流利,英檢中高級以上,熟悉各類電腦文書軟體…等條件,但給予的薪資卻僅有20008元的基本薪資!經過網友踢爆,成大還不嚴正檢討,反而回應聲稱「因為這是短期工作,如果是正式員工,就會有30000元。」但實際上,如果因為是「短期工作」,就可以用基本工資來聘僱技術人力,那又何來的誘因要招聘「正式員工」呢?堂堂國立大學領取大量政府補助,都如此對待大學畢業青年,政府又如何期待私部門勞力市場中的低薪狀況會改善?

錯誤的青年失業診斷

除此之外,政府對於青年失業問題缺乏對策,甚至開出讓問題更加惡化的處方,也使得低薪問題難有改善的可能。

根據媒體報導,「依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去年15到29歲失業人口佔總失業人口46%、約20.1萬人。29歲以下失業人口多集中六都,新北市3.2萬人最多,其次依序為高雄市2.5萬人、台中市2.4萬人、台北市2.2萬人、桃園市1.8萬人。」青年失業狀況高於一般勞動力,雖說是各國常態,但台灣的程度可說是特別嚴重。

但回首青年失業率攀高的過去十年來,台灣政府並未有提出合理的政策來增加工作機會,反而多半只是試圖不斷壓低青年期待,或透過提供根本難以長期任職的「職場體驗」、「企業實習」等計畫,把青年拋售到企業之中淪為短期廉價勞力。最後青年若無法忍受不合理的工作待遇與毫無升遷前景的環境,則政府就可擺脫責任,說是「青年自己的工作態度問題」?但節節升高的青年失業率苦果,就將使得青年起薪提高更難有可能。

又或者,政府不斷錯誤歸因,聲稱青年失業與低薪問題,源自於「學用落差」,要求青年在學階段自己要「選對科系」,或畢業後要再次接受「職業訓練」。但這一連串從「勞動力素質」切入的診斷,都不願指正雇主一方應當承擔的責任,以及正視為何青年顯然技術與能力有所提升,但薪資卻反而下滑的剝削事實。久而久之,社會大眾與低薪青年還真誤以為「問題只出在自己身上」,讓社會不滿毫無正確出口;而真正該負責的「慣老闆」們還是高枕無憂,政府甚至還提供他們更多補助。

問題出在政府的勞資立場

綜合來說,青年的低薪與失業問題,並非是無法改善。但問題往往不只是政策該如何進行的技術性問題,而是整體政經體制究竟傾向資方利益,還是有意改善勞方處境的問題。

一個不斷只幫資方設想改善「投資環境」、「人力成本」的政府,當然就會拿脆弱的青年勞力來祭旗。提出的種種政策,自然不以真正改善勞力市場環境為目標,而是首要以各種「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低薪要先問問自己是否盡力」、「先求有,再求好」等虛幻話術,繼續哄騙社會大眾與困苦青年,得接受眼前的一切。就是拿出資源進行介入和補助,也並非以提高整體勞動條件為目標,反而很可能成為圖利資方的工具。反之,真正想改善青年處境的政府,不論是大幅提高基本工資、提出良好的公部門聘僱機會、鼓勵企業加薪、協助勞工籌組工會、強化團體協商、審慎研究既有低薪與失業問題的成因…等,都自然會是政府提出的可能政策。

無論如何,面對當前的困局,受壓迫的青年們在抱怨之外,能做些什麼嗎?我想,看清楚問題的前因後果,並採取種種必要的行動向政府抗議,同時集體向惡質資方施壓,實在是無法迴避該採取的必要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