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核」法人大本營曝光!
「二○二五非核家園」理想 被誰呼攏?
「二○二五非核家園」,面對的不只是外患,還有內憂。缺電問題,是最大的外患;上自總統,下到台電,神經緊繃守著備載容量小於等於6%的紅色警戒線,官員們冒出:「不缺電,要靠老天保佑!」(言下之意,氣溫飆高,就將被迫踩到供電紅線)的真心話。對內,也不安靜;一部手腳不協調的運作機制,不斷耗損效率。非核之路,真如蜀道,難於上青天?
二○一六年十月下旬,一如往常壅擠的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內,卻出現一段不尋常的論述。這段話,埋在經濟部長李世光的「經濟業務報告」內,在密密麻麻的經濟部施政方案中,出現一段藏「核」計畫。
核電借「法人」還魂 神秘單位只處理核廢料?
據李世光提出,經濟部將積極推動成立「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這段文字如下:
為達2025年非核家園之政策目標,及有效妥善處理放射性廢棄物,本部已研擬「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於105年8月30日陳報行政院轉請大院審查。本院將依公正組織體、公開參與及客觀標準三項原則積極推動成立「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期提升政府處理核廢料之公信力,並凝聚社會對核廢料最終處置議題之共識。
去年12月15日,同樣在立院經濟委員會場內,經濟部計畫再成立法人單位,引起立委一陣撻伐。此法人與李世光報告中「行政法人」有無關連性,仍是個謎;而所提出的設立法人單位規畫,落在經濟部次長沈榮津、能源局長林全能、台電董事長朱文成三人的口裡,猶如羅生門。
台電亂象 靠法人機構解套
據沈榮津解釋,台電轉型為控股公司後,原本台電扮演的研發角色,不夠超然,這項功能應向上移至經濟部,以建立獨立公平的地位。只是,為什麼不能將台電原有單位升格隸屬經濟部,而需再另立新的公法人部門?再者,規畫中的研發單位,功能是否又與工研院重疊?它是不是因人設事?或是為了解決廢核衍生的特定問題?究竟,經濟部有多少難言之隱,以至於沈榮津、林全能、朱文成面有難色,嘴角的話,說不清楚、講不明白。
立法委員王惠美直言,到底現在經濟部還要再成立多少法人?多少基金?會不會又養了一群不做事的人?場內主導協商、試圖打圓場的管碧玲委員,對於廖國棟、王惠美、張麗善等在野立委,接連拋出的問題,似乎也很難自沈榮津、林全能、朱文成的口中,得到明確的答案。
預算不減反增 「廢核」比「建核」還貴
今年,在台電送入立院經濟委員會內的預算書內,以「銷售成本─核能發電費用」名目,編列336億元319萬元的預算。只是,委員會內,左一個法人、右一個基金,為這筆預算更添神秘色彩。各方質疑,新政府「廢核」喊得震天價響,但經濟部及台電,卻馬照跑、舞照跳,編算照列,甚至,有增無減。
這筆荒謬預算,為全民看管荷包的立委們,當然大有意見。立委蘇震清、高志鵬、邱志偉即連署提案,提出質疑指出: 台電在106年度「核能發電費用」中,預算編列336億元319萬元,相較於104年的決算數,及105年的預算數,分別增加了18億5954萬3千元、2億3080萬9千元,增幅達5.86%及0.69%。
不是「廢核」嗎?但「核能發電費用」卻不減反增,著實令人錯亂。委員們挑出預算增加的不合理性:核一、核二廠燃料池存放空間接近滿貯,核一廠1號機於103年底歲修後,一直未恢復運轉,另核一、核二廠四部機組自106年5月31日起,恐也形同提前除役,意即:預算沒有增加的理由。所以,預算編列增加,為哪樁?
魚目混珠 人事費用大有玄機
核電預算更荒唐的部份,出在「用人費用」。今年,台電在核電相關人事費用上,仍編列4億多、將近5億元的預算,較去年成長16%。立委管碧玲、陳明文、邱志偉、黃偉哲、蘇志芬一一指出,台電編列核電正式員額薪資較去年減少,但「福利費」卻較前一年增加將近6900萬元。另外,郵電費也較前年、去年增加。預算編列不合理的背後,台電說不出口的事是什麼?
面對廢核 不甘不願
看來,小英總統喊「廢核」,行政團隊編列出來的預算,卻看不出「廢核」的積極行動。「擁核」、「反核」,是社會議題;而「廢核」是政策問題,執行團隊的任務,只是落實政策執行。目前,外界看到四不像的「廢核」,究係誰之過?
廢核執行步調紊亂,本刊早已披露。在去年11月號出刊的雜誌內,在「打著『綠電』,搞『核電』」的主題內,以「『反核』皮、『擁核』」骨,披露台電對「廢核」言行不一。台電以對外的文宣品「台電核能(Taipower Nuclear)」,進行核能推廣。尤有甚者,在去年九月出刊的「台電核能」中,大加鼓吹核電。這時,新政府已上台四個多月。
不僅如此,「台電核能」還搬出「挺核」大師如美國卡內基科學中心卡德拉(Ken Caldeira)、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伊曼紐(Kerry Emanuel)、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漢森(James Hansen)以及澳洲阿得雷德大學的威格利(Tom Wigley)等的論述,大有為核電說項的意味。
政治學分 台電不及格
當時,對於國營事業台電脫序演出,一名台電轉投資事業的高階經理人認為,台電應無心與新政府作對,只因政策急轉彎,台電還來不及反應;而對於外界關心「廢核」後,負責台電核能電廠的2000名工作人員將何去何從?台電公司的官式說法是「轉作除役」,算是政治正確嗎?
當新政府高舉廢核大纛後,核電似乎已成禁忌話題;只是,核議題真能就此消失嗎?怕的是轉換成大家看不懂的代名詞。今年的台電預算,學問就不少;值得提醒的是,台電的責任,不只在於對新政府負責,更不應對不起全民。
修改《財團法人法》藥到病除?只管生,隨便養非官非民的財團法人機構,一直深受詬病。最近,行政院加速修正的《財團法人法》,是否就此讓沈痾已久的法人機構藥到病除,似乎不容過於樂觀。 法人的病根,在於:「只管生、隨便養」。政府一有棘手問題,就是法人繁衍的季節;於是,政府問題愈多、法人愈多;先天不良的品種,再加上後天失調,百病叢生,毫不意外。最近,國事如麻,是否已預告法人活躍的機會來了?所以,一部強而有力的退場機制,不是聊備一格,而是管理法人運作的必要條件。 預算百慕達 有去無回一直以來,因欠缺一部運作嚴謹的退場機制,法人成了國家預算的百慕達,寶貴的資產常常消失在神秘的三角洲裡。在立法院內,針對法人預算審查時,立委年年開罵,但戴著鋼盔進場的官員,也年年頭過身就過。可悲的是,納稅人的錢,在吵鬧中,毫不留情的流失。 這次在《財團法人法》修改案中,雖強化防堵政府捐贈的財團法人淪為少數人掌握的私產外,也強調退場機制。只是,修法趕不上經濟部的手腳,修法還在流程中,為了廢核、台電轉型,法人又上場了。 源自於經濟部的「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以及台電改制後研發角色的調整,立委王惠美口中:「還要成立多少個財團法人?多少個基金?」,似乎也是全民的疑問。唯一可喜的是:在權利集中後,對於執行成敗,政府再難有推拖之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