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十月刊)對勞工衝擊如何因應

工業4.0,台灣真的準備好了嗎?

台灣業界高喊迎接工業4.0,新政府也提出相關政策因應。她提出的五大創新研發產業,橫跨綠能、亞洲矽谷、生物科技、國防產業、智慧機械等科技藍圖,其中的「智慧機械」,其實正呼應了國際上火熱的「工業4.0」議題。

但台灣應該的策略思考是:我們要做「工業4.0」的領導者,還是「工業4.0」的代工者?

起自德國 風行全球

或許您對工業4.0這名詞有些許陌生,但您一定聽過工業革命,工業4.0又被稱作第四次工業革命(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工業4.0被德國政府和工業定義為未來遠景,十八世紀引入機械製造工業是1.0、二十世紀是電氣化和自動化2.0、離今不久的3.0是資訊化的時代,現在則為4.0,實體物理世界和虛擬網路世界融合時代,即「虛擬網路一實體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 CPS)4.0與前幾次最大區別在,將客戶價值作為產業鏈的出發點,提供客製化產品及服務,並加產業鏈各流程加以優化,透過準確資訊收集精準數據分析、找尋客戶未知需求或服務、生產問題,做到事先預防,並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

台灣政府早於2015年9月已核定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計畫起草者計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表示,因應缺工問題嚴重、勞動人口減少,導致整體產值下降,此計畫目標是十年內可讓一個人領兩份薪水、完成三份工作,十年期計畫上路初期,將優先在工具機、3C、醫療、農業等七領域,導入物聯網、智慧機器人及大數據。

2016年,總統蔡英文出席「2016 亞洲工業 4.0 暨智慧製造系列展」開幕典禮時表示,將規劃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將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建構關鍵智慧機械產業平台。相較台灣的《生產力4.0發展方案》,其他國家在4.0發展上又有什麼優勢呢?根據李傑《工業大數據-工業4.0時代的智慧轉型與價值創新》一書所提到,美國以能源(油頁岩)、使用端服務(工業數據分析)、創新(矽谷)等…從源頭掌握產業含金量最高部分;德國以中小企業為核心,務實的學徒制雙元教育奠定其產品品質、研發創新能力;中國崛起雖晚,但其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是其亮點,並於2015年訂定了《中國製造2025》瞄準十領域做為戰略規劃,台灣應把握其自身優勢,並配合工業4.0推展,於全球競爭站穩腳步。

台灣的戰略思考何在?

最後,以總體產業面看來,台灣製造業技術優勢為大宗,須以4.0為轉型目標,做到預測問題、降低錯誤和故障事先排除等…事先風險控管、並運用台現在網路優勢,善加利用工業大數據創造更多客戶價值。而從政府的角度來看,一、程天縱(曾任鴻海集團的富士康國際控股(FIH)行政總裁)提到「不是所有產品、數量都用工業4.0生產,它並非萬能丹,應該要看產品性質及數量來決定」並說到「台灣供應鏈不能永遠依靠供應鏈,未來產品跟高科技趨勢會改變供應鏈,能做的就是把握機會,一定要思考下一個大產品(Next Big Product)

是什麼,供應鏈要跟著佈局,供應鏈也要想辦法走向產品。」

換而言之,政府應有其明確大方向,並協助企業掌握更高利基的產品端、規格端,而不是如史孟康 Mark Stocker,DDG執行總監「台灣要做工業4.0的領導者,還是背後的代工者?」一文提到最後淪為「工業4.0」代工者。二、工業4.0的大數據環境下,會帶來許多對產業成本降低、獲利提高等正面幫助,但不可諱言的,工業4.0會使人的工作變得簡易,一個人可以完成更多工作,從目前的勞工導向變為設備導向,造成高階人才供不應求,但中低階勞工面臨失業問題,台灣政府應該謹慎思考下一步,別讓《生產力4.0發展方案》的最終目標,一個人領兩份薪水、完成三份工作,淪為一個人領一份薪水、完成三份工作、兩個人失業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