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九月刊)聽聽張忠謀怎麼說

祭出投報率 剷除消化預算惡習

7月26日,高齡85歲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針對國家科技預算,他說話了。在科技會報中討論國家科技預算時,張忠謀向行政院林全提出建議:國家科技預算應以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評估執行效益。

明年的科技預算已於七月底經行政院院長林全拍板定案,總金額達1078.5億元,較今年成長5.6%(參見附表)。在1078.5億元中,1048.9億為科技發展配置額度,較今年的993.7億元,成長5.6%,另計入加速行動寬頻服務及產業發展計畫29.6億元,總計為1078.5億元。

檢查機制癱瘓 預算審查淪為歹戲

這筆高達千億元的科技預算,一直是各方質疑的對象,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國家預算執行效益的檢查機制癱瘓。每年到了預算審查時,各大執行單位就準備頂著鋼盔,準備被盯。只是,多年下來,罵歸罵,預算照過,執行績效始終未見改善;年復一年,行政、立法兩院的攻防,成了一齣令人厭煩的歹戲。

只是,今年給人不一樣的期待。首先,新政府上台,讓陽光透進立法院;再者,面對內外交迫的經濟形勢,改革已迫在眉睫;這使得外界從懶得觀看的歹戲棚下,重新有了期待。

台積電的第一桶金 正是科技預算

此時,有「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張忠謀犀利發言,他提出以ROI 進行科技預算評估;基於張忠謀的經歷,這項建議,格外引人關注。30年前,張忠謀被當時的行政院孫運璿自海外延攬回國。張忠謀回台後的第一份工作,正是經濟部財團法人工研院院長,隨後,擔任工研院董事長;接著,張忠謀參與由工研院電子所衍生成立台積電。今天的台積電,在張忠謀親自領軍下,已成為台灣外資最愛的國際化企業。張忠謀走過執行國家科技預算的法人機構到衍生台積電的完整歷程,親手寫下成功模式。如今,他認為,科技預算中與經濟發展有關的部份,應以ROI來評估執行效益,應是他三十年來,一步一腳印走過的心得。

財政吃緊 每一分錢應用在刀口上

許毓仁委員對張忠謀ROI的建言,積極回應。許毓仁表示,各界對科技預算執行成效應賦予更多關注;以國家目前的財政而言,我們實在沒有本錢再談所謂預算消化了,每一分錢都應用在刀口上。

最近,全球都在瘋創新創業,事實上,只要善用每一分科技預算,將每一項專案朝向成立衍生公司的方向進行,再以ROI評估專案效益,政府有很好的工具,直接介接創新創業,不必繞路而行。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層層把關、篩選下,有資格執行科技專案的法人或民間業者,均為一時之選,也是最有條件成為衍生公司,複製「台積電」模式;只要在預算形成之初,即以成立衍生公司的目標進行設計規畫,總有機會在一年一年的千億預算投入下,培養出足以出場的國家隊。

事實上,本刊於七月號「5000億研發費效益何在?企業挑大樑,政府部門淪為無底洞」一文中也已提及,只會花錢的政府,不是好政府,應該讓「消化預算」的陋習,徹底改變。

ROI 早已民間企業的共同語言

在企業內, ROI早已是共同語言,再理所當然不過了。據勤業眾信審計部營運長施景彬表示,對上市櫃公司而言,所進行的每一項投資,當預算形成後,都必須經由董事會,進行ROI的評估;一項資本支出無法回收,很難說服董事會接受;同時,還必須考量機會成本,必須在多起案件中,擇一最佳者進行。

勤業眾信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興強調,企業常使用績效評估方法是:P(Plan)、D(Do)、C(check)、A(Adjust),以計畫、執行、確認、調整(PDCA)確認專案執行過程,以創造最高效益的執行成果;其中,確認,即C(check)的過程,尤其重要,以防偏差產生。

另輔大教授陳騏文博士則提出以資料包絡分析法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進行各個專案執行的績效分析排名,並進行淘汰,藉此打破參與執行國家科技預算吃大鍋飯的心理。

當然,也有人認為以ROI作為國家科技預算評估工具,有執行難度。據史丹佛大學台北校友會會長黃志遠認為,在R(回收)的部份,不易達成共識;政府預算有不同於企業的執行任務,在回收的表現上,較不易認定。

  此時此刻,台灣出現百年難見的改革契機;而預算管理是促使改變最有利的工具。承載高度民意期待的新政府,豈能不緊緊把握?

台灣民主的怪現象

流水的政務官、鐵打的事務官

民主政治,政務官為政策負責,試問:事務官們,該不該為執行成敗負責?

台灣在歷經三次政黨輪替後,所締造的民主成就,堪稱亞洲之最。只是,在三次政黨輪替的過程中,實際執行業務的事務官系統,已逐步建立握有實權的第三股勢力,這一批具有變色龍本事的事務官系統,姑且稱之為「既得利益結構」,這一批幾乎盤踞所有執行系統的事務官,美其名為行政中立,負責政策執行,不涉政黨;只是,究其實際情況,他們不必為政策負責,似乎也不必為執行成敗負責,但卻具有把持、癱瘓系統的實力。最後,造就了一幅「鐵打的事務官,流水的政務官」台灣政壇怪現象。

論及國家預算執行,「既得利益結構」早已在幾番政黨輪替下,建立保命的預算執行策略,即是將流程複雜化,建立多人決策的合議制,「外人」介入,彷彿進了迷宮;抵觸「既得利益結構」者時,他們的策略是消極的不作為,一份公文可以讓它消失在複雜的公文系統內,原本,10分鐘即可完簽的公文,進入複雜的公文系統內,半年後,還在會簽。

有一本書Peopleware談的是績效管理,但藉由書中所論,竟讓人體會:利用人的消極被動,也是一種策略;最後,讓系統癱瘓,卻一切合法、追究不出原因。

站在台前被打臉的永遠是政務官,若不安內,如何攘外呢?最後,只得倚賴「既得利益結構」;於是,轉型、改變、創新,成了看板上的標語、新官講話的台詞;骨子裡想得卻是:妥協、妥協、再妥協,讓步、讓步、再讓步。

林全向來主張國家預算應回歸零基預算(Zero-Base Budgeting ),即:不考慮過去的預算項目和收支水平,以零為基點編制的預算。現在,林全做了行政院長,國家預算仍被法定預算佔去大部分;有理由相信,法定預算就是落在不動如山的既有結構內。

那麼,從這次林全院長的預算規畫與執行看來,大家的擔心就不是多慮了:林全是不是也會被「既得利益結構」把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