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技職教育問題叢生
一個國家要經濟發展,就必須有容許變革的環境與接納變遷的能力,和即時有效的人力規劃。我國技職體系的人力培育在80年代以前,對於台灣整體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經濟的提升,有著相當大的貢獻。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由勞力密集轉為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及高附加價值發展,我國產業人力之需求也必須隨之調整。有鑑於此,教育部逐年將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進而升格為科技大學,造就了90年代高等技術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致使技職教育結構產生重大之轉變。但也使職業教育遭遇了許多問題,以下分別進行探討:
偏差的職業教育價值觀
我國技職教育體系因學校和學生人數規模龐大、升學管道暢通,常被稱為是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分流下的「第二條教育國道」。加以傳統上國人普遍存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之偏差價值觀,以致社會大眾對於技職教育始終報以「第二選擇」或「終結教育」之認知。
許多指標顯示,技職教育在我國都是相對被忽略的,不論是四技二專招生,或是高職入學登記分發,都引不起太多關注。社會大眾總覺得這些學校,招收的學生是二、三流的學生,不必太花力氣去在乎它。由此觀之,社會長期對技職教育之不公平對待,除使技職教育發展受限外,原來以適性發展為教育宗旨的技職教育,也常被誤導為次等教育。但就其規模,技職教育可堪稱教育主流之一,但在形象和實質上則被當成二流教育看待。
少子化影響招生
由於少子化之影響,導致學齡人口逐年減少,未來學生來源不足之問題,將逐漸擴及技職校院。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07)統計就己經發現,以1991年嬰兒出生數計33萬5,000人,但2006年出生數僅20萬5,000人。易言之,2021年的國中畢業生將較減少13萬人。如此一來,生源逐年遞減的現象,將使學校招生不足問題愈形嚴重,而在我國技職學校中私立學校約佔60%以上,其中辦學經費主要來自學生之學雜費收入(十二年國教雖有補助學生學費),但在招生不足、其收入短缺之惡性循環下,勢必影響學生之受教品質。
職教與普教區隔日益模糊
我國早期各級職業教育均以養成實務人才立即就業為目標,但近年來隨著高等技職教育大幅擴充,例如2001學年開始職校畢業生去向,升學的比例愈來愈高。技職教育的角色愈來愈從「工作訓練」(job training)轉為兼顧「職涯發展」(career development),導至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區隔日益模糊。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曾指出:以2003年為例,職校畢業生繼續升學的比例達到62.7%,就業比例只有22.5%,2004年職校生繼續升學比例更攀升至66.6%,到目前升學比率已高達85%以上。顯見職業教育已逐漸變成升學導向的教育,這種現象讓職校課程無法彰顯專業技術教育的特色。高等職業教育銜接也出現問題,包括高中生可用學科測驗成績申請就讀技專校院,但高中生進入技專校院,專業知能不如一般職校畢業生,職校生在校學習以實務為主,進入一般大學讀書,則基礎學科能力又不如高中畢業生,造成教學與學習的困擾。
技職校院升格、改制過快
技職校院過快的升格與改制,造成人才質與量的供需失衡,且與產業界所需之「實務致用」導向,無法配合,以致後續得需付出很大的代價調整。有學者質疑:是否所有的高職科別都必須向上發展成為四技或二專,會不會造成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例如,幼保科有必要高職讀三年,四技再讀四年嗎?如果不必,就應該關掉高職幼保科。而美容美髮科、餐飲科,就不見得需要高職三年,再讀技術學院四年,反而更重要的是在職訓練。
職校師資定位不明與產業脫節
「有怎樣的師資就會有怎樣的課程」,工業先進國家向來借重具有業界實務經驗的師資以落實技職教育,但我國的技職教育不夠重視這種取向,許多技職學校在急於升學及升格改制的轉型中,更加忽略這種需求。為了達到教育部所要求的專任講師級師資低於三分之一,各校紛紛補強助理教授級以上師資。刺激了國內博士班教育的需求,又正好受到近十餘年來出國留學人數遞減的影響,造成大量師資同質性高、近親繁殖現象嚴重,以及所學與授課不盡相符的情形。進入技職院校學生程度已普遍較低,如果師資又不整齊,教育品質堪慮。再者,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是以訓練技術應用人才、務實致用為主,不是作為學術研究的重鎮,自應以教學為主,研究為輔,不宜以增設研究所為職志。但是,臺灣許多科技大學,卻不斷增設碩、博士班。學位的提升,並不代表人力資本競爭力的提升。專業師資與產業脫節,所培育的學生專業技能不足,理論與實務無法結合,無法符合產業的需求。
過去台灣技職教育發展,始終以配合總體經濟建設人力需求及產業發展轉型做規劃。今後台灣技職教育,必須面對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衝擊,全面加予檢討調整,才能培育出適應經濟轉型的人才,對台灣產業永續發展、環境保護、經濟民生與社會安定,立下紮實的基礎,成為台灣社會與經濟繁榮的支柱,再創職業教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