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台塑的碳足跡
成立於1954年營運至今已逾60載,由生產PVC塑膠原料起家的台塑,它不僅是台灣數一數二的企業集團——其事業版圖橫跨石化、塑膠、電子、交通運輸、生技、醫療和教育等,同時亦是全球石化產業中的大型跨國企業之一。
「碳足跡」是全球暖化的環境下而發展出了的一個概念,它係以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單位,可用以衡量人、事、物對於環境所產生的負荷量。我們將跟隨台塑在各地環境所留下的碳足跡及生態烙印,來一覽這「石化王國」在世界各地所引發的污染爭議。
台灣的排碳、污染大戶
在台灣本地,台塑的生產製程始終難以擺脫高污染、高耗能的責難。環保署在今年八月份公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十大企業和廠家中,台塑相關企業就有三家上榜,包括高居第二名的台塑石化,以及分別列居三及第十名的台灣化纖和台灣塑膠工業;而在十大的排放量廠家的名單,單就台塑石化麥寮就有三個廠(一?、二廠、三廠)上榜。
雲林麥寮的六輕園區,是台塑最具代表性及爭議性的事業體,這全台填海造陸工業區的首例是台塑石化王國的象徵及利潤根基,它通過垂直整合了石化產業的上、中、下游,讓煉油、輕油裂解到直接生產塑化產品都可在園區內完成,降低了運輸風險和製程浪費,進一步地擴大了集團的收益。單六輕園區的年營收約佔台塑集團的五成,高達一兆餘元。
然而,六輕自計畫要建廠以來就爭議不斷,反對六輕污染的聲音一直存在。近年來六輕因重大工安事故頻傳,大小火災、管線氣體外漏的問題不斷,以及地方政府委託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的出爐,其指出了六輕污染物的暴露與罹癌之間顯著關係,都更加深了當地民眾和社會各界對於台塑的厭惡及不信任。
跨國境的污染爭議:越南、柬埔寨、美國
隨著台塑其資本的壯大,它也開始全球佈局,輸出資本在海外擴大設廠、增加產能。不過其生產製程所帶來的工安問題及健康風險,也使得台塑在世界各地都面臨了,它在彰化台化廠或麥寮六輕所遭遇到的環境爭議和民眾反彈。
今年四月起,由於台塑河靜省鋼鐵廠生產排放的污水,導致了越南中部有四個省份爆發了大規模的魚群暴斃事件,這起延綿200公里海岸線的生態浩劫,嚴重影響了當地漁民生計,因而也激起越南民眾的群情激憤,多次前往台塑廠區抗議。
起初,台塑仍堅決否認,最後是在越南政府邀集國際專家的調查結果下,台塑才對外道歉並承諾負責,為此台塑將支付約台幣161億元的賠償金。然而,污水問題才剛落幕,台塑河靜鋼鐵廠卻又被爆出有非法掩埋390公噸有毒超廢棄物的問題。
而類似「污染輸出」的情事,台塑其實早有前科。將近20年前,當時台塑就曾被爆出將仁武廠的3000噸含劇毒的汞污泥以「建築水泥廢料」的名義違法出口至柬埔寨。東窗事發後,在國際輿論的撻伐下,幾經波折最後這批污染物又被運回仁武廠,同時環保署在追查這批汞污泥流向的過程中,也才發現這批有毒廢棄物還有8238公噸被堆放於屏東新園鄉的赤山巖。
此外,包括台塑設立於美國德州和伊利諾州的PVC工廠也曾爆發過生產線受損而引發的氣爆、火災事件。另外在德瓦拉州的工廠,也曾因空污、水污及職業安全的問題遭地方和聯邦政府開罰,今年才又因違反廢棄物處理法及工安問題為州政府裁罰約750萬台幣。
石化王國背後不能忽視的黑暗面
往往在提及台塑的發跡和成就時,人們經常過度地聚焦於創辦人「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的個人光環之下,例如其刻苦的精神、前瞻的眼光,以及在企管上的方略等。但是,卻忽略了台塑的巨大成功的特殊政治因素及社會條件,例如政府特許、美援貸款和政策性補貼等,以及這些以污染、居民和員工健康為代價的「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