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一月刊)川普新政下的產經新視野

台灣政治人物的新考驗

新局考驗政治人物智慧

美國準總統川普與我國總統蔡英文在電話中討論台美事務(以下簡稱「川蔡通話」 ),是1979年兩國斷交以來雙方總統首次通話,因此受到全球矚目。就政治而言,蔡英文此舉確實是大得分,因為在之前完全沒有人能夠辦到。

這次川蔡通話,無疑的將會對台美關係帶來一個新紀元,從國際政治、外交層面觀之,川蔡通話是福是禍,沒有定論,完全端視中、美、台三政治領袖之智慧與作法。

川蔡通話的後續發展,包括川普嗆中國的操縱匯率等負面訊息,至少表達一些訊息:

  1. 川普尚未正式就任,任何談話因尚未形成政策,可以不負政治責任。
  2. 川普正式對外表達與宣示中、台、美未來的關係主要與國際貿易有關。
  3. 川普正式對外表達,中國在國際貿易的許多作為,不符國際貿易的常規,甚至有操縱及自利行為。因此,中國必須為這些不符合常規的國際貿易行為負責。
  4. 台灣在中、美關係中至為重要,對美國、國際都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議題。因此,台灣可以成為美國在對付中國時一個重要棋子。如果台灣是美國的緊密夥伴,將有機會成為美、中關係的一個重要棋子。
  5. 台灣要將所製造產品在美國市場行銷,則必須同時接受,美國法規生產的產品。台、美之間的貿易一定要依照國際貿易的所有法規、公平原則進行貿易,不得抄襲、偷竊及其他不公平貿易行為。
  6. 台、美之間,貿易爭議最大在於:美豬、美牛。台灣不接受美國食品管理辦法合規合法生產的美豬、美,台灣不准予進口是一項不合理的國際貿易行為。台灣應依照雙方合法合規之公平原則,准許進口美豬、美牛。
  7. 台灣要自己負起兩岸關係防衛角色,因此,要向美國採購足夠防衛之武器,並且分攤美國軍隊在兩岸間的防衛成本。

「美國製造」帶來的衝擊

除了貿易角度,川普強調「美國優先」,也就是承襲歐巴馬總統的「美國製造」政策,希望多數美國市場消費或設計的產品,能夠在美國製造,據而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

從製造加工產業鏈或價值鏈而言,所謂美國製造,並不代表某一產品的價值鏈每一個價值點,100%在美國製造。一個產品的製造,從備料開始到組裝生產完成的整個產品價值鏈,任何一段產品價值鏈在美國製造,就可算作美國製造。尤其現在全球化程度高,各國或各地區具有不同的比較競爭優勢,一個產品價值鏈可能在不同地區或國家完成,才能創造該產品的最佳競爭利益。

本文從川普未來執政強調的貿易、美國優先,探討美、中、台之間的關係。本來,兩岸之間的產品價值鏈分工完整,未來在美國優先原則下,中、美、台之間的產品價值鏈或供應鏈將導致更專業的分工,也會產生不同的產業鏈分配與安排,俾能滿足美國製造的要求。所以,美、中、台之間的產業關係,對產業與經濟發展勢必產生重大影響。

川蔡通話凸顯的事實

川蔡通話確實吹縐全球政治一池春水,打破1979年以來國際政治的其中一個禁忌,美國總統不與台灣的總統直接對話,直接承認兩岸的「一中原則」。在川蔡通話之後,川普不斷嗆中國,謂:中國根本不是「市場經濟」,完全不遵照「市場遊戲規則」走;中國在全球偷竊大量智慧財產權,在北韓核武議題也沒有盡到責任,另外還操控貨幣貶值、產品傾銷等…中國顯現許多惡形惡狀的國際市場行為。

從這些動作中,不難發現:

  1. 在川普心中,台灣是節制中國的主要棋子。
  2.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多不守規距,未來川普將盡量使用國際貿易規則或規矩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取得在貿易上的優勢地位。
  3. 川普趁他尚未正式就任總統前,將這些談判因素公開,讓國際有因可循。

相對的,本來蔡英文在台灣的民調處於一路下滑的危機,加上兩岸關係緊張。蔡總統的政策基調本來與依賴美國、日本有關,本來蔡英文團隊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押錯寶,以為希拉蕊會贏。正在無計可施時,川普這種不受拘束的紐約客作風,加上以「生意」為主的觀念原則,所創造之川蔡通話,是偶然,也是一個測試中、美、台關係底線的一種作法,藉此通話,提供川普絕佳的藉口。

在川普的心裡,台灣高科技產業、製造加工能力全球首屈一指,未來在美國優先、美國製造議題上,台灣要扮演負責任的角色,一定要增加在美國投資,在美國製造,多提供美國就業機會。

第二,台灣對圍堵中國具有關鍵地位,若要有效國防防衛中國,台灣也要表現出負責任的態度。付費由美國軍隊協防。此外,台灣也必須向美國增加採購武器,提升防衛能力,以符合兩岸及其他國防防衛需求。

第三,台灣在國際貿易上必須採負責任的態度,凡是國際貿易上,生產國所生產產品能夠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台灣沒有理由不允許進口。以往台灣對進口美豬、美牛均有許多不同,甚至負面意見。這種作法對美國合法合規生產的產品不公平,台灣應適時開放美豬、美牛的進口,以符合負責任國際貿易參與者的角色。

第四,在國際貿易、金融開放及其他對外開放,台灣應展現表率角色,提供中國對照的機會,凡是台灣對外開放,甚至自由貿易、自由經濟、自由金融開放的部分,中國在國際貿易原則下,應比照自由開放。所以,台灣是中國開放或國際貿易的典範。

上述這些猜測均符合川普政策擬以經濟、貿易優先為原則的政策。在川普心目中的負責任國家或地區,台灣至少要達到這些水準。

美國優先下的台灣產業鏈 目前美中台的產業鏈關係

原則上,美國是全球最自由的市場。就產業鏈關係而言,美國提供自由市場,亞洲是美國市場的加工製造地。因為美國透過自由方式提供市場,因此,美國擁有「微笑曲線」中的兩端,研發、技術、行銷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鏈。美國研發美國市場需求的技術與產品,產品由亞洲製造加工,然後在美國市場行銷,並且由全球消費市場追隨之。

這種產業鏈關係,在過去數十年已形成穩定關係,造成日本、中國、韓國、台灣…都以製造加工,出口經濟為主,喝美國市場奶水長大。在國際貿易理論上,亞洲的製造加工與美國的市場各別形成專業分工。但其實從實質來看,美國的市場吸走最大的利潤,亞洲的製造加工僅賺取微薄的利潤。

這種產業鏈關係,在近年的發展下已產生變化。亞洲以製造加工、出口為主的國家,人民通常有高儲蓄率,從日本、中國、台灣的外匯存底就可見其端倪。其次,過去金融海嘯期間,因美國刻意引導美元走貶,全球貨幣在避險需求下,導致大宗物質價格居高不下。這個現象引導數個以資源為主的國家,成為新富足國家。在亞洲諸國,印尼、澳洲都是很好的案例。

2008年以來,因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所帶來的全球金融風暴凸顯一個問題:歐美等國其實儲蓄率低,且逐步傾向高風險的金融操作。金融風暴這個問題,導致具高儲蓄率或擁有天然資源的國家反而是全球消費的主要市場來源與中堅支撐力量。

進而言之,中國大陸近年來,因經濟體、市場的膨脹,內需市場逐漸成熟,加上近年在全球風暴下出口經濟不振,國內政策也往消費內需市場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中、美、台的產業鏈關係,將不再是單純的美國以市場、研發、行銷為主,兩岸以出口經濟及製造加工產業鏈為基石。現在是混合產業鏈,中國不但是全球最具市場成長潛力的國家,中國加上亞洲地的消費能力可能不亞於美國。所以,部分全球的研發、技術、行銷的重心往中國、亞洲諸國移動。川普所見識到的全球產業鏈,或需要強化美國製造,其實也就是在補這個全球產業鏈的不足,或體現近期全球產業鏈發展的現實。

美國優先下的新產業鏈結構

根據上述美國、亞洲的產業鏈分工可知,似乎亞洲與美國未來將分據市場,川普的專注貿易論只是將現在這個產業鏈分工現實化。

未來,亞洲新興市場崛起,為了因應亞洲新興市場的需求,全球亦會開始關注研發亞洲新興市場消費偏好的技術、開始產生行銷新創意吸引消費,阿里巴巴、微信都是案例。亞洲新興國家本掌握製造加工的專業,製造加工將部分留在亞洲地區,生產供作亞洲新興市場的消費需求。

若川普要強調美國優先、美國製造,並在美墨邊界築牆,代表部分製造將移回美國。若從產品價值鏈角度觀之,所謂製造移回美國,並不代表產品從概念發展開始、prototype、生產製造的每一環節都在美國完成。美國廠商肯定選擇,在美國生產最具比較競爭優勢的產品價值鏈環節,在美國生產製造。例如:iPhone選擇在美國組裝,或iPhone選擇在美國生產美國市場最具競爭力的關鍵零組件,或主要組裝在美國市場消費的iPhone。

所以,美國將回到六○、七○年代以前,廠商在尋找在美國製造的價值鏈環境,在美國進行專業化生產。在目前全球化水準高的條件下,美國廠商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會盡量降低生產要素成本,其中包括勞工成本,這種結果對美國消費市場會帶來負面效應。

此外,在這種環境下,美國未來將不再是全球最創新、最懂得市場行銷的國家。美國所增加製造加工方面的份量,就是美國經濟能力往下降的部分。所以,美國將不再是全球最領先的經濟體,隨著時間遷移,競爭力會往下降,或生產要素成本的降低,導致美國平均所得或消費力下降。

美國經濟競爭力的發展,過去數十年來,與強調開放自由的市場經濟有關,專注強調市場消費。據此,市場消費誘導美國經濟蓬勃發展研發、行銷、技術。在美國對各國移民的包容下,大量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人材往美國移民。這種高附加價值經濟活動,是保持美國經濟活力、創新的主要來源。從全球金融風暴以來,歐巴馬後川普繼而強調美國製造、美國優先,這都是未來美國經濟領導力、創新往下沉淪的主要原因。

相對的,因為亞洲新興市場的消費力逐步往上發展,刺激了研發、行銷活動,讓亞洲新興國家的競爭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往上升的可能性。

所以,未來美國相對亞洲新興市場,都是市場消費、製造加工並存的經濟體。亞洲新興國家人民的高儲蓄率,是消費成長動力的主要來源。美國地區人民習於低儲蓄、高消費,相較亞洲新興國家會降低消費成長動力。因此,未來,在川普新政下,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期望會高於美國。

進而言之,本次川普的執政團隊中,大量採用高盛幫人士。這代表川普將降低實體貨物國際貿易的注意力。這點與美國優先、美國製造不謀而合。美國的經濟未來將與金融操作,或國際資金流動的操作相關。根據過去的統計,實體貨品國際貿易的平均年成長率不會高於5%,然而,全球在金融或資金流動操作上,有大聯盟、小聯盟之分,美國這種大聯盟國家,可以藉高超的金融設計與操作,在全球攻城掠地,賺取全球多數的金融、資金流動的報酬。

到底金融操作所帶來的經濟成長,可以彌補美國因美國製造所帶來的消費與經濟往下衰弱的程度?是川普執政後,值得關注的議題。

川普執政後的台灣產業新思維

既然未來美國、亞洲新興國家之間,在川普新政下,可能會產生產業鏈互換的現象。台灣應該掌握這項產業鏈發展新趨勢,重新預先佈局,爭取全球產業鏈變化的局勢。

首先,依照美國優先、美國製造概念,凡是美國設計在全球暢銷的產品,例如:iPhone系列產品,類似鴻海宣布的美國新投資,重新安排iPhone產品製造價值鏈的製造,在美國本土擁有競爭力的關鍵零組件,或產品組裝在美國地區進行。其他,需要耗費勞工及亞洲地區較具競爭力的產品製造價值鏈,繼續留在亞洲地區製造。甚至,iPhone將依地區,分為不同地區版本,分別在不同地區製造組裝生產。

憑藉台灣在製造加工的專業與競爭優勢,一定有能力在國際產品製造加工之價值鏈中,創造最適安排,取得最適生產成本條件。

倒是,台灣應配合新南向政策,專注包括中國大陸在內亞洲新興市場的新發展,以亞洲新興市場的新需求偏好,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創新行銷策略。中國因新興市場的發展,已創新類似第三方支付的創新金融,也造就阿里巴巴的創新商業模式及其他創新商業模式。所以,雖然在川普的心裏,中國是一個操縱、竊取技術的國家,在新興市場的支持下,也存在許多美國沒有的創新商業模式,這也是台灣產節業要多研究、深入探討的議題。

目前亞洲地區盛行的創新市場商業模式,不外乎與網路電商、網路金融有關,這種跳開實體店面經營的銷售、金融,已產生與美國相當不同的商業模式。未來這種商業模式,會將進化發展,台灣在亞洲新興市場應掌握發展先機。

其次,歐美有許多相較亞洲新興國家先進的市場發展經驗,例如:義大利的設計創新能力、美國矽谷的創新技開發,這些歐美創新商業模式,或技術開發、創新行銷,台灣均可領先亞洲新興國家,以國際併購、國際策略合作方式,取得這些經驗、新些商業模式的營運方式。台灣可以據以改良,依照亞洲新興市場所需進化。

以亞洲新興國家的新產業為例,最近,國際間最熱門的議題之一就是美國Tesla所帶動的電動車產業。印度已宣布,將於2030年前,完全消滅傳統燃油車;中國利用十三五計劃的獎鼓勵措施,全力發展電動車,以期節能減碳,消除陰霾等空氣污染等問題。台灣在電動車產業的技術與發展,相對落後歐美、日本、韓國,要超越這些國家的發展,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因此,可以利用國際併購、國際策略聯盟方式來達到目的,並將併購、策略聯盟得來的新技術、人材新經驗移轉至台灣廠商。

因應川普新政的產業新視野

本文根據川蔡通話的後續效應,或凸顯出來的未來川普執政政策議題為基礎,探討,如果川普未來的政策以國際貿易為主,可能會利用國際貿易改變國際政治。這點可以從川普最近連續嗆中國的操縱匯率、傾銷…的議題可見一斑。

川普未來新國際貿易新局,會創造亞洲新興國家、美國的市場消費、製造加工並存的產業經濟環境。未來不再是亞洲新興國家從事製造加工專業,美國利用市場消費地位,引導研發與創新行銷的發展。過去,類似美國蘋果公司,透過iPhone等創新產品,雖在亞洲/美國專業分工的產業鏈安排,但美國蘋果公司分走全球九成的利潤,製造加工的亞洲才苦哈哈的分到一成多的利潤。

若美國的政策堅持,產業政策中一定要加入美國製造元素,這將是美國經濟衰落的第一步。亞洲新興國家人民的高儲蓄率與消費市場成長潛力,將帶動亞洲地區的技術、行銷創新,未來將引導部分高利潤的產品價值鏈回到亞洲地區。

據川普任命高盛幫作為主的經濟、財政、金融圈主管,代表美國未來在川普執政時代,將興起國際金融的發展。國際金融的成長速度,數倍高於實體貿易的成長率,因此未來美國在這方面的作為,以及Fintech的角色,值得台灣金融產業關注。

台灣的政府、產業界要有這個領先產業視野,加強研究亞洲新興市場的創新商業模式,例如第三支付與阿巴里里;以電動車產業為例,也要利用國際併購、國際策略聯盟向歐美學習經驗與技術方式,引進在亞洲新興國家間具有高度成長潛力的產業。所以,台灣爰引原來具競爭力的製造加工、高科技產業,創造台灣新產業與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