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九月刊)大學倒了沒? 賤售出清中…

35所大學進入「紅色警戒」

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灣產業界出現一波的惡性關廠潮,一間間紡織廠、製鞋廠、電子裝配廠的老闆,積欠員工薪資,和以青春換得的退休金與資遣費,紛紛關廠外。??????????移。而類似的關廠現象,20年後竟也發生在大專院校,並且在政策的有意推動下,一波大學的關廠潮恐怕將嚴重衝擊我國的高等教育生態。

兩年前,當面臨招生困境,以及積欠大筆教職員薪資的「高鳳技術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分別在該年2月和8月無預警的宣布停辦後,從而也正式宣告了我國大學退場機制的啟動。

大學倒了沒?

近幾年來,特別是在少子化趨勢的背景下,「大學倒了沒?」一直是社會大眾對於高教問題的焦點。日前監察位委員陳小紅,甚至表示要自動調查大學整併問題,希望促成大學數量減少。也由於教育部曾對外指出,目前已有35所私校是屬於「預警階段」的「列管」私校,其中有10餘所因有財務吃緊及減、欠薪的問題,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因此每當教育部一公布學期註冊率,或是該年度新生入學率時,各界都會開始臆測這份「退場名單」裡有哪些學校?

這些被點名學校的教師及職員,無不擔憂起自身的工作權,學生則是深怕成了學校的末代學生。不過,教職員及學生的擔憂和恐懼,卻始終並未成為當局者關注的重點。因為教育部奉為退場轉型的三個典範案例:高鳳數位內容學院轉型貴族小學、永達技術學院將轉型社福園區,以及興國管理學院易主中信金控,都說明了退場轉型的重點乃是在於維繫私校校董的利益。

退場、轉型:校董說了算!

就在退場轉型政策錯誤地將私校視為校董們的私產,並且在一種保護「私有財產」的考慮下,董事會幾乎被賦予了處置學校校務和資產的絕對權力。從上述這三所大學的退場轉型經驗,皆是反映了凡事只要「經董事會決議通過」,那麼學校便可恣意地說倒就倒,說要改辦就改辦,說易主就易主。從而也使得我們可見????????倒,說要改辦就改辦,說一煮「買賣董事席次」及「掏空校產」等違法惡行,得以公然打著「轉型」的旗幟,假「公益」之名地在董事會內部的黑箱會議中逕自決議行之。

高鳳易主變身「貴族小學」

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在2014年退場後,隔年就由一貫道所屬的「天皇基金會」代償原董事會債務。接著,董事會及15公頃租金低廉的台糖校地,便由一貫道所承接。而易主後高鳳並在今年2月,通過了教育部的改辦程序,轉型為一貫道道親的小學,學費光是一學期就高達12萬元,堪稱「貴族小學」。

興國易主中信金變身中信管理學院

另一個被教育部奉為「大學創新轉型」的極佳案例,則是興國管理學院。由於註冊率低,興國管理學院一直被認為是繼高鳳及永達退場後,緊接著即將要瀕臨退場的學校之一。2015年1月當興國被教育部勒令停招後,中信金控便透過旗下的子公司台灣彩券公司,捐贈3億元予興國,而4月以辜家為首的中信金控,則指派人馬進駐該校董事會,包括辜弘毅、顏文熙、馮寄台等人,全面接手原本以趙家為首的董事會,興國管理學院同時也獲教育部同意,正式改名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轉型下的「買賣董事席次」爭議

高鳳易主轉型為一貫道崇華小學、興國易主改名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這兩個在教育部違失、袒護下被視為高教「創新轉型」的典範案例,而實際上亦是涉嫌「買賣董事席次」、「圖利校董」、「賤售公共資產」的爭議案例。因為兩間學校易主的過程,雖非以「買賣」之名進行,但顯然地新董事會在檯面上,是透過「代償債務」、「捐贈」3億元的方式來取得原董事會的經營權和學校資產。至於這過程中是否還有其他暗盤的交換條件或讓渡協議,也是充滿爭議和啟人疑竇的。

興國管理學院在正式易主中信金前,就有傳聞中信金以8,000萬的價碼要入主董事會。只是當時中信金還矢口否認要接手,並發聲明指出「捐款」係基於其「捐助興學與扶助弱勢」的「公益政策」來駁斥「低價買學校」之說。然而,再捐款後3個月辜家人馬的進駐,以及絲毫無忌諱地就以該集團的名號來更改校名,並表示要將學校作為培訓員工的「養兵基地」,卻都說明了中信金當初這筆「捐款」的性質及目的其實並不單純。

「賤售公共資產」:捐款3億賺10億校產

3億元的代價入主董事會,不論是對於中信金或是一貫道集團來說,是筆怎麼算都合算的「交易」,其既賺得了「搶救大學」的美名,也能夠坐收實益。雖然,高鳳既有債務有3億元,但其在法人登記的帳面資產仍有10億多元,而興國則是仍有11多億元的不動產設備,以及1億多元的現金。

此外,接手學校後,他們也都能夠繼續以低廉的租金,來運用那原屬台糖提供的廣闊校地。日後縱然辦學失利了,他們仍是得以再透過既有的退場轉型機制,待價而沽、轉手易主,或是直接將他們所這段時間所投注的「捐款」,綜合學校帳面上所有的資產,一併合法地再「捐贈」至自家相關的教育/文化/社福基金會。

永達欲變身社福園區

除了協助財團接手私校,另一個教育部欲樹立的「創新轉型」典範,便是鼓勵大學停辦後,直接轉型為社福機構。退場的永達技術學院,便欲循此途徑「轉型套利」。永達董事會去年便曾提出了要打造「台一天賞村」的構想,這項以其所處地理位置(台一線),和永達創辦人名諱(王天賞)來組合命名的轉型計畫,因遭到高教工會及前永達教師的質疑有牟利之嫌,致使該計畫目前仍無法順利遭教育部核准與推動。但該校的轉型方針,目前仍是朝改辦為社福事業為目標。

轉型下的「掏空校產」爭議

永達董事會由於打算自行來改辦、轉型,因此現階段還未如同高鳳或興國,因易主而產生「買賣董事席次」之嫌疑,但它卻直接表現了當前退場轉型機制,如何合法化「掏空校產」這件事,只要通過了改辦、轉型的程序,那麼校董便可繼續掌握有學校資產來投入下一樁「非營利」事業。

錯將校產當私產、錯將校董當老闆

之所以會出現「買賣董事席位」、「賤售公共資產」和「掏空校產」這些得以讓私校校董從中上下其手牟取私利的空間,最為核心的問題即是當前的退場政策以及與之相配合的《私立學校法》其中的相關條款,其錯將董事會為私校的股份所有者,而賦予其過分的權力來握有校務和校產的決定權,從而也違反了私立學校作為一整個社會公共資產的公益本質,正當化了「買賣董事」和「掏空校產」的惡行。

退場轉型非良策,問題私校應接管

其實在退場轉型政策尚未出現前,當有學校的運作上面臨有「違反法令……致影響校務運作窒礙難行」時,例如發生有掏空校產、藉辦學牟利等弊案,教育部基於維繫教育公共性、師生權益的權責,在情節嚴重時仍會採取「解除、停止董事職務」的手段,使原董事不再具有對於校務及校產的掌控權。雖然說教育部現在仍得以按照《私立學校法》第25條「聲請法院解除董事職務」來執行上述所謂「接管」的權責,但在退場政策的推動下,教育部已自廢武功,相關規範已形同虛設。

面對當前少子化的趨勢,以及越來越多私校董事會無力或無心辦學而損及師生權益的處境,當前教育部所推動的退場、轉型政策,表面上雖然看似少了一間問題學校,而且還使其資產得以「活化再利用」,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除私校校董有利可圖外,並無人能因而蒙受其利,只不過是將本來得以「接管」而收歸公有並重新挹注於教育用途的公有資產給「私有財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