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三月刊)挽救台灣惡劣的勞工處境

新國會的第一堂勞工課

新任立法委員已於今年二月正式上任,十九號正式開議。一掃過去由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過半的局勢,新國會組成有過半為民進黨籍,加上五位親綠的時代力量籍委員,握有絕對多數。待五二○蔡英文接任總統後,泛綠陣營「完全執政」的狀況,將正式在台灣出現。

已開發國家中「最惡劣」的勞工處境

然而,完全執政的同時,當然也代表著得要「完全負責」。而檢視台灣社會當前的現狀,可預期對民進黨政府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能否妥善因應「勞工處境」這堂課。

幾乎所有生活在台灣的平民百姓都不會否認:台灣勞工現在過得並不好。

台灣勞工實質工資倒退十六年、平均工時排行世界第三高、「責任制」與「無薪假」恣意蔓延、勞工法令缺乏落實、工會組織率不到國際標準的一半、生活花費卻持續上漲…。客觀來看,若要說台灣的勞工處境是全球已開發國家中最惡劣的之一,恐怕也不算誇張的描述。

但是,這些對普羅大眾來說最現實的問題,隨著新政府上台,就將有所改善嗎?對此,台灣勞工恐怕仍然沒有樂觀的權利。

新國會開議,「工鬥」要承諾

時序拉回今年初的一月四號。由多個勞工團體組成的「2016工鬥」聯盟,經過了多次抗議,才終於爭取到和當時仍是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於民進黨黨部公開會面。「工鬥」要求蔡英文承諾七個勞工訴求,包括:恢復勞工遭刪減的七天國定假日、解決國道收費員案、推動基礎年金、長照聘僱納入外勞、改善醫消護勞動權益、修法開放政治性罷工、約聘僱人員納入勞基法…等。雙方在會談中一來一往,暗藏著不少火藥味。

和過往不同。歷經2000年到2008年的民進黨執政經驗,台灣的勞工團體已漸漸認清到,民進黨不會是他們「忠實的盟友」。固然可能比起國民黨來說,民進黨提供更多「溝通」的管道或空間。但勞工要落實自身的各種權益政策,仍得要靠一次又一次的施壓和抗議,才可能有些許的成果。否則,當年民進黨執政時的84工時修法歷程、勞退新制刪減數額的爭議,其親近資方的立場往往和國民黨是一丘之貉,沒有本質的差別。

當前民進黨對「工鬥」的回應,多少也說明了這一現實。面對勞工團體提出來的多項訴求,蔡英文團隊頂多只針對半數提出「承諾」,例如:針對國道收費員案,承諾成立專案小組研擬補貼年資;針對醫消護權益,承諾醫師納入勞基法、補足消防員人力。另外半數,則是缺乏清楚具體的「回應」,例如:針對基礎年金訴求,僅回應「年金應有最低保障,無論是否為基礎年金或年金保險」。而對勞工遭刪減的七天國定假日,蔡英文團隊卻是答非所問地稱,將「修法落實勞工週休二日」。

何況,就是做出「承諾」,是否真的會落實,還是另一回事。無怪乎,二月十九日立法院開議當天,「工鬥」等團體也就立刻立法院外「開工」,高舉蔡英文團隊曾做出的數項承諾,要求新國會立刻落實。在勞工處境繼續向下探底的情況下,可預期,接下來幾年勞工向新政權高聲抗議的行動,恐怕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勞工假遭砍七天,新國會的立場?

值得提醒的是,取得國會絕對多數,將成為「執政黨立委」的綠營立法委員們,其角色不該自此就成為政府的橡皮圖章。畢竟,國會的責任在於監督政權,反映民意,不論執政的是否是同一黨籍。特別是,當前面對諸多舊政府留下的「爛攤子」,新國會更應當大刀闊斧地採取行動,捍衛老百姓們的權益。

舉例來說,在眾多的勞工權益當中,有一項新國會最該處理、也最有急迫性的,就是能否立即廢止國民黨政府修改的〈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恢復勞工被刪減的七天國定假日。這堪稱是檢驗新國會有無捍衛勞工權益的「試金石」。

不少勞工大眾可能還沒有注意到,國民黨政府在2015年年底,趁著立法院即將休會的時刻「突襲」,擅自修改了〈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大砍勞工七天國定假日,從原來的十九天改為剩十二天。包括「元旦隔日、青年節、教師節、光復節、蔣公誕辰、國父誕辰、行憲紀念日」這些原本在2016年起因實施「單週四十工時」制,將確定普遍恢復的七天勞工國定假日,卻被馬政府大筆一砍,化為烏有。

從大選前就有部分勞工團體提出呼籲:台灣工時已經是世界第三長,沒理由再砍勞工的國定假日。但不論是蔡英文或朱立倫,儘管競選總統時都聲稱要「降低台灣勞工的工作時間」,打造「幸福經濟」,面對實實在在的國定假日刪減爭議,卻都始終不置一詞。當時舊國會的兩大黨黨團,對此也沒有清楚的表態。

最後的翻案機會,則落到新國會上。依據我國《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60條,法規命令應送立法院審查,如立院認為有違法或應立法之處,得在三個月內完成審查,要求其更正或廢止。刪減勞工七天國定假日嚴重影響勞工權益,茲事體大,立法院沒有不嚴格審查的道理,甚至也可立法保障勞工假日,避免行政機關的隨意妄為。

根據推算,新國會在四月中之前,都仍有審查馬政府修改〈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命令的權力,有爭議也還可自行決議再延展審查三個月。已經取得過半數席次的民主進步黨,加上聲稱要代表新興公民社會力量的時代力量,可說完全可決定此事的發展。但他們究竟會採取什麼樣的積極動作?還僅是虛晃一招,讓勞工被砍假一事就此成真?全國勞工大眾都正在觀察。

新政權能否維繫的關鍵挑戰

從世界各國近幾年來的動亂局勢觀之,以突尼西亞開啟的「阿拉伯之春」為例,基層勞工與弱勢青年們的惡劣處境,往往影響了一個社會是否動盪不安,政權能否繼續維持。

台灣社會雖然長年來相對穩定與有序,然而,當台灣的廣大受雇者辛勤工作一輩子,非但沒有機會擁有自己的房屋,甚至可能連養活家人都有困難;相對地,大財團卻能憑藉「低工資,高工時」的血汗勞動體制,不斷貪婪地擴充其利潤。而當階級衝突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政府與國會卻絲毫沒有調節舒緩,反而是繼續站在有權有勢的一方。客觀來看,這樣的壓迫體制,絕對不可能長久延續。

何況是,民主進步黨自八零年代末成立以來,承接了受壓迫工農大眾的期盼才蓬勃發展,對立於黨國權貴與財團勢力。無能改善勞工處境的綠營政權,相對於藍營政權,更容易隨時失去選民的支持。如果說,陳水扁的貪污弊案,導致了民進黨2008年失去了政權;當前綠營過半的新國會倘若無法因應這門「勞工課」,也必將影響他們能否在2012年繼續擔任人民的代議士。

而當受壓迫的普羅大眾已經被迫看穿:除了根本翻轉這個體制,否則受雇階級別無出路時,無能因應勞工訴求的政權與國會,也終將成為他們自己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