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六月刊)熱臉貼冷屁股

當百年銀行遇上千禧寶寶

對傳統金融產業而言,Fintech是一股巨浪;而背後,誰又是那興風作浪的人?答案無疑是:千禧世代(Millennials)。

以廣義而言,千禧世代是指出生於1980年、1990年後的年輕世代;很明顯地,他們是FinTech的主要消費者;對傳統金融機構而言,這群新新人類,也是一群最難以理解的消費世代。只是,看看千禧世代未來的重要性,似乎正告訴傳統金融業者:漠視他們,就等同於棄絕未來金融市場。

Me、Me、Me 永遠只有自己

據貝奧維尼研究公司創始人兼行政總裁李峻愷表示,目前,在全球70億人口中,有25%是屬於千禧世代;在互聯網人用戶中,有一半是千禧世代。李峻愷進一步指出,未來的勞動市場,千禧世代更扮演主力角色,根據統計,五年後,有50%的勞動力來自於這個世代,十年後,這個比率將跳升至75%。這還不打緊,更誇張的是,兩、三年後,他們的消費力將超過戰後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成為市場主力。

只是,傳統市場與這一群千禧寶寶,存在嚴重的互斥現象。如果,在Google打上關鍵字「千禧世代(Millennials)」,會跑出來許多負面的評價,如「懶惰(Laziness)」「自戀(Narcissism)」等,美國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更曾在封面故事上,以「The Me Me Me Generation」來形容這個世代永遠只有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特質。

只是,這樣的評論對這群千禧寶寶,是否公允?持平地說,他們只不過是在不同的時代環境中被塑造出來,有一些鮮明的特質罷了。對此,李峻愷有深刻的觀察,他表示,千禧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以及之後的GenerationX、GenerationY實在很不一樣。舉例而言,我們想買雙鞋,通常會到店裡試穿看看,是否合適;但千禧世代,則更看重在網路上別人的評價。另者,千禧世代認為,使用權比所有權重要,於是,當他們買不起房子及車子,就以租用的方式取得使用權,於是,在他們這個世代間,興起了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

千禧寶寶看銀行 愈來愈討厭

以千禧世代對未來的影響力,以及這個族群的人格特質,他們對金融市場的觀點,就不容忽視;在這當中,也透露許多傳統金融業的隱憂。

美國跨國傳媒集團維亞康姆(Viacom)公佈一項調查報告,這項調查花了三年,對象是一萬多個千禧世代,結果出來時,用「Sorry Banks , Millennials hate you(很抱歉,銀行,千禧世代痛恨你們)」;這些受訪的千禧世代認為,真正了解他們的不是這些大銀行,而是一些網路公司如Google,Apple and paypal;還有一項有趣的發現:有7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寧願去看牙醫,也不想聽大銀行的推銷人員向他推銷產品;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未來三個月想立即轉換銀行,突顯千禧寶寶完全不具忠誠度。這項調查,反應千禧世代的消費特質,它不單只是針對銀行,同樣適用於其他傳統行業如保險及地產等。

當這一群千禧寶寶乘著FinTech,掀起狂風巨浪而來時,百年銀行準備好該如何擁抱他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