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炭及盆栽」 優化環境又趁錢

新聞中心/陳美華

【農業資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與國內產業合作,研發以木炭介質作為花盆,並搭配各式植物組合成為「炭及盆栽」(木炭盆栽),開創美化環境與綠色經濟的新商機。

 

林試所指出,「木炭盆栽」的設計靈感,是利用具有除濕、除臭、產生負離子等功能的木炭製成花器,再結合樹藝美學,導入淨化空氣的植物,完成具有藝術氣息的盆栽,除了美化室內景觀,改善空氣品質之外,亦希望促進民眾健康,改善生活情趣並提升綠色商機。

 

林試所森林利用組林振榮組長表示,大型木炭具有調濕防潮、除臭淨化、產生負離子、遠紅外線保溫、阻隔電磁波等健康效益;木炭在高溫炭化時,表面的疏水性化合物會揮發,轉而成為親水性表面;其官能基主要為碳氫鍵(C-H)、雙碳鍵(C=C),少部分為氫氧鍵(O-H),具有吸附氣體的淨化效用。由於木炭具有多孔性,它在攝氏400-700度碳化時,會產生很大的內部表面積,比表面積甚至達到350-400 m2/g,具有提升吸附氣體的效用,故可應用於居家環境,製作成室內裝飾品。

 

至於什麼樣的木材適合生產木炭花盆?參與研究的塗三賢副研究員指出,木炭需要具備一定的固著強度及介質條件,避免崩解分裂,燒製結果能賦予木炭花盆兼具自然、獨特及富有藝術性的紋理。研究團隊目前先以土窯燒製龍眼木、相思木進行製盆試驗,未來也將針對廢棄木料進行試驗,希望藉由「會呼吸的」木炭花盆問世,開發出與塑膠花盆、陶瓷花盆不同的消費市場,進而提升木炭價值,提振產業競爭力。

 

塗三賢博士說,除了花盆材料的考量外,植物的選擇也很重要。有鑑於現代空氣汙染會造成「病態建築症候群」,而植物可以產生負離子,負離子能使空氣中的顆粒物帶電,聚結形成較大顆粒而陳降,且負離子淨化的效果對於粒徑越小的顆粒物越好。另一方面,植物已被證實具有降低二氧化碳、甲醛等效果,因此結合木質生物炭與植栽的吸附作用,理論上對於室內空氣品質應該具有正面效果。是以,研究人員將木炭花盆搭配各式植物組合成為室內盆栽,並以「負離子分析儀」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儀」監測木炭盆栽對於室內微環境的改善效果。

 

關於盆栽植物的選擇標準,塗三賢建議應該優先選擇容易栽植的植物,例如適應力強的樹木、多肉植物等,之後再選擇具有景觀性、會開花的植物,甚至選用臺灣本土樹種來發展。

 

林試所目前已針對不同組合的木炭盆栽進行各項試驗,包括以感應器監測溫度、濕度、負離子等作用,同時也針對植物根部附著於炭盆、植株生長、耐久性等進行試驗,以作為未來改善盆栽的參考。

 

林振榮組長強調,林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原本是林試所的重要任務,本項「木炭盆栽」的開發,就是要提高木炭產品的利用價值,同時結合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與親和力,透過創意設計作品、創新生產成品、創業行銷商品等三個階段,輔以科學監測和數據分析為證,將傳統林產物蛻變成為兼具生態、環保、文創、健康特色的產品,既能幫助林農開創綠色商機,又能改善國人生活品質,以期達成「振興林產、美化人生」的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