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臺中訊】2021年,是疫情接續襲擊全球的一年,也是台灣身處疫情考驗的一年。疫情迫使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保持距離,讓人的生活多了「封閉性」,然「來自未來的朋友—第三自然的纖維材料庫」線上展覽,則不囿於此封閉,以它該有的步伐,持續擴充纖維創作的邊界,虛擬實境展與實體展將同時上線。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張仁吉主任表示:「在纖維創作史中,纖維材料的不斷擴充,是從未止歇的進行式。將導電材料、柔性電路、生物織品,納入纖維創作中,讓纖維創作材料,在自然纖維的基礎上,加入科技領域的新語彙,已是纖維創作的其中一種進行式,是未來重要的方向。」「雖然疫情侷限了我們的行動,但此擴充之勢,會以各種可能的型態出現,線上便是其中一種。」
此展覽乃是以2020年「導電材料複合天然纖維研究及開發創作計畫」為基礎而延伸出的作品展。一進入展場,便可看見一個由12座鷹架組成的大型材料庫裝置。鷹架的線性結構,呼應了纖維的基本性格,而其在現代化建設過程扮演的過渡性角色,則讓它散發廢墟感,彷彿訴說著人類在過度開發自然環境之後的現今心境。策展團隊在鷹架上裝置了一百多個天然纖維和另類纖維材料,作為策展概念的表達。
然,什麼是「材料庫」呢?
細想每一件作品的構成,除了「物質性」材料,還有那也許看不見,卻不斷傳染的「精神性」部分。比如「訊息」、「觀念」、「知識」…,以及承載著文化歷史脈絡的「人」,這些互相交疊擴散,在作品的「完整性」中暫時停歇,再不斷多方分散….,而所有這些,皆都是創作者的養分來源,啟發著下個作品的完成;全然是創作的「材料庫」。
借用自安娜.羅文豪普特.秦(Anna Lowenhaupt Tsing) 於《末日松茸》(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一書中提出的「第三自然」概念。當人類在經歷了與原始自然生態關係的「第一自然」及環境遭資本主義改變的「第二自然」之後,「第三自然」指的是那不在常規生產系統之下的可能性。以下或可稱為此材料庫建立的宣言:
「此材料庫裝置可以被試著想像為一座森林,其中所涵蓋的各種材料、觀念、物種,甚至是意識都為整體環境提供了多樣性,這些多樣性彼此傳染交融,共享視野。多樣性正是永續循環的必要條件。一如所有物種在森林中都有合作共生的關係,材料庫本體亦可被視為某種生命體,包含了各式的未來可能性。這些材料後面的故事描繪了我們的未來,開放且推測式的,這些未來彼此重疊糾纏而沒有定論,我們的未來決定於我們怎麼做,而不再是線性式的去尋找既定的目標,我們應該更重視如何設計過程的開放性,而不只是專注結果。」
其目的並不在於建立一個「周全的」材料庫,而是藉由建立一個材料庫來表達一個「開放的」、「合作共生的」、「多樣性的」、「推測式的」、「未來性的」,其核心精神在於打開邊界。
因此「材料庫」的產出不是「靜止的」。除了以2020年「導電材料複合天然纖維研究及開發創作計畫」中參與線上交流合作與實體工作坊的國內外參預藝術家的概念為基礎進行擴充之外,此展覽並建立一個與民眾交流的機制:在一些別具意義的材料上,透過360全景的「按鈕」, 觀展者可看到國內外藝術家對他的提問,由此進入此展覽的維基百科網頁留言與藝術家對話,新的「材料」便以網路的形式蔓生了。以此呼應此材料庫「開放的」、「合作共生的」、以及「感染交流的」精神。
而創作邊界的打開,除了在地性材料、技藝與另類纖維的交流,也有著認知邊界的擴充,比如,藍染之於台灣藝術家一直以來,有著傳統工藝重建與尋根的意涵,然之於西方創作者,則是殖民主義的一種符號…。伴隨著線上多國創作者交流、進而產出的「樣片書」作品,其豐富的創作形式背後,還乘載著能源議題、認同議題、公民科學、社會正義..,此皆源自於藝術家本身所攜帶的故事。這些故事透過各國藝術家訪談以影片的形式呈現。
綜觀整個展覽,在材料的不斷開展(材料庫)跟收合(作品)中,觀者體驗到的,是作品/材料的內而外、外而內;地方與全球;物質與精神;傳統與科技,因此對創作「材料」有新的認知。
於是,當我們提及未來、這撲面而來的,不會只是線性的時間與風景,而是個聚合之地(assemblage)。它的多樣性精神,取代了社群(community)的同質性,目的在探索各種可能;提示於眼前的未來,是不確定性中的開放式結局,是一個共創之地。
展覽訊息
《來自未來的朋友-第三自然的纖維材料庫》
展覽日期:2021年7月13日至10月17日
展覽地點:工藝設計館
參觀預約:https://reurl.cc/a9EalD(因應疫情自110年7月13日起開放預約參觀)
線上展覽:自7月15日起開放觀展 https://hff2020.xyz/
線上開幕:7月22日(四)上午10點,9點50分開始線上入場,開幕活動網址請於當日上午至工藝中心官網最新消息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