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次發布「國家鳥類報告」

【綜合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正式發表「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The State of Taiwan’s Birds 2020)」!這是臺灣第一份由政府部門、大專院校及民間組織共同完成的鳥類生存狀態評估報告。「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整合了臺灣長期透過公民科學和監測調查的鳥類類群和特定鳥種,首次報導其族群狀態、數量變化趨勢、受威脅程度,以及保育策略與行動。簡單的說,這份報告將告訴各位,臺灣的小鳥活得好不好?數量是變多還是變少?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以及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同時發布中文版與英文版,以及一冊報導更多細節的「詳細報告」,三冊報告都會公開在網路上供自由下載,讓臺灣大眾與世界各國認識臺灣鳥類的生存現況,以及思索未來鳥類保育和我們的生活環境的發展。

目前,全臺灣有確切紀錄的野生鳥類共有674種,其中有52種小鳥的生存受到威脅。29種繁殖鳥類的數量在減少,有15種度冬水鳥的數量在下降,這些都是臺灣自然環境劣化的警訊。「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共分成三大篇:(一)、特定類群:包括繁殖鳥、度冬水鳥、繁殖燕鷗及遷徙猛禽;(二)、特定鳥種:包括黑面琵鷺、黑嘴端鳳頭燕鷗、黑鳶、水雉、八色鳥、小辮?、山麻雀、草鴞及熊鷹等9種鳥類;(三)、保育議題:探討鳥類可能的受脅原因及未來的保育策略,包括氣候變遷、濕地喪失與劣化、野鳥販賣、農藥毒害、外來入侵種及海鳥混獲共6項議題。

什麼是「國家鳥類報告」?

鳥類是反映棲地環境狀態的重要指標生物,小鳥活得好不好,是一個國家環境是否健全的指標。許多重視環境健全和鳥類保育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南非、澳洲和紐西蘭,都會定期整理鳥類調查紀錄並發布「國家鳥類報告」,作為環境狀況的重要基礎資訊,也是環境劣化的預警機制。

「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的緣起

臺灣雖然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但是仍積極配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發布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國家報告。2013年,眾多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政府機關、大專院校及民間組織,共同整合與分析我國鳥類的監測資料成果,編撰成「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於全世界檢視保育成果的2020年,向全世界報告臺灣的鳥類保育狀況。

「公民科學」與「開放資料」功不可沒

「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集結了許多臺灣在地鳥類的監測與研究,更有許多由民間長年來累績的公民科學資料,這些資料是完成國家鳥類報告的必要條件。以eBird Taiwan賞鳥紀錄資料庫為例,已有近3900人貢獻鳥類觀察紀錄,並累計超過47萬3千份賞鳥紀錄,是全球排名第7。「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也累積了超過780萬筆鳥類觀察紀錄。這樣在國際上名列前矛的成績,歸功於數千名鳥類及自然觀察愛好者熱切且熱心的觀察小鳥、記錄小鳥、並且分享資訊。有了這樣的大數據,我們才能知道這些小鳥的數量多不多、活得好不好。

2022下集待續

「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是臺灣鳥類保育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但不是終點站。在報告的編撰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了還有許多小鳥和牠們的棲地尚未受到關注,也還需要保育資源的投入。鳥類的生活不會受到國界限制,身為全球夥伴的一員,臺灣的保育工作將以聯合國千禧年永續發展目標作為核心,持續與國際社會分享我們的觀察紀錄和保育工作進展。

未來,每兩年會發布一次國家鳥類報告,定期更新臺灣鳥類的生存與保育狀況,我們期待下一份報告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