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資訊/綜合報導】臺灣體型最大的原生種淡水螺「圓田螺」復育成功!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完成圓田螺復育保種的任務,同時克服種苗生產不穩定的狀況,讓原來只存在臺灣農村舊記憶的「圓田螺」再度量產,透過新技術培育,育成率可達九成以上。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發表圓田螺「種苗量產技術」及「高效率養殖技術」,未來養殖民眾可利用原有養殖空間養殖圓田螺,既可協助清除魚池有機物,也能增加養殖業者收益。預估每分魚池收成量約900公斤,以目前每公斤200元市價計算,約有18萬收入,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水產試驗所表示,臺灣養殖田螺常見的種類為石田螺,一般餐廳的炒田螺都是石田螺,最大體型約3至4公分;圓田螺最大的則約7至8公分,是目前臺灣體型最大的原生種淡水螺。過去因人為、環境變遷及生物間競爭等因素影響,導致圓田螺數量急劇下降,野外族群已難見到。水產試驗所最初以復育保種為目的進行研發,而後因養殖業者關切度高,遂催生了量產技術。目前圓田螺已開始零星養殖,預計開始養殖後第一年下半年即可陸續收成出售,估計每平方公尺約可放養250粒苗,每粒苗約2至3公克左右,養殖3個月收成,螺平均重15公克,十分具有市場潛力。由於螺肉含豐富的維生素A、蛋白質、鐵和鈣以及牛磺酸,除了成為市場的美味珍饈,也被視為開發保健食品的珍貴原料。
水產試驗所指出,圓田螺除了是原生物種與食用物種外,也是螢火蟲復育及水域河川污染指標性生物。田螺屬於軟體動物的腹足類,棲息於淡水環境,如河川、池塘、水田等,以有機碎屑為食。在臺灣地區常見的有中國圓田螺和石田螺,二者殼皆為圓錐卵形,外表平滑帶光澤,並呈黃綠色或綠黑色,外觀相似不易透過形狀及顏色辨別,但由體型及殼寬與殼高比值,即可明確區分圓田螺和石田螺,圓田螺體型較大,殼高可達7公分,3公分以下殼寬與殼高比值略大於1或接近1,更大體型則為0.8-0.9;石田螺則大多在3公分以下且殼寬與殼高比值小於1。
相較石田螺每斤價格約數十元,圓田螺每斤要價數百元,網路甚至有單粒價格飆到100至200元者,價值不菲。目前水產試驗所每年提供數千粒圓田螺種螺,以每粒10元、每人限購最多100粒,提供民眾做為種螺,民眾可購回後再自行繁殖。養殖目的無論繁殖量產以出售、懷舊復育或生態養殖,水產試驗所提醒,養殖圓田螺環境條件與淡水魚養殖類似,但須注意養殖水溫不要低於15℃及高於30℃,初期可以先行少量放養,測試養殖環境是否可行。
圓田螺過去是臺灣重要的食用水產品,「炒田螺」曾是農村的傳統佳餚,「一粒田螺九碗湯」的俚語,象徵圓田螺與早期社會的緊密連結。近年原生物種的保育及生態多樣性有愈來愈受關注的趨勢,加上農漁村深度旅遊成為國人休閒的重要選項之一,推廣養殖圓田螺融入農村特色休閒,可望開創區域限定水產品的新商機。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建立圓田螺的繁養殖技術,並配售圓田螺供民眾作為種原,期待讓臺灣原生種圓田螺可以生生不息。透過穩定量產種苗及高效率養殖的關鍵技術升級,相信未來圓田螺的繁養殖將能更有系統的發展,為臺灣原生物種的保育與利用,挹注活水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