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協力串接南北海龜救援資源

「吉利蛋」運抵海生館 進行野放前訓練

林務局在102年起,與各縣市政府、國立海洋大學、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組成「海龜通報救援平台」,進行海龜擱淺救傷處理及收容。宜蘭縣政府於今年初接獲通報受漁網纏繞漂浮海面的欖蠵龜,透過平台的協助合作,交由海洋大學進行收容暫養,歷經6個月照護及關懷野生動物保育之企業捐助經費治療,初步痊癒。日前在台灣高鐵協助下,由海大轉送屏東海生館接續進行野放訓練,希望在公私協力下,能讓欖蠵龜早日回到大海。

林務局指出,此次救援工作欖蠵龜為雌性亞成龜,於今年1月9日在蘇澳發現後,經宜蘭縣政府接獲蘇澳海巡隊通報送至海大照護,其左、右前肢各有魚網纏繞受傷的切口,原來經過獸醫師判斷可能需要截肢,在細心照料下,不僅傷口復原,體重還增加2公斤。照護時間將近6個月,照顧的學生將牠取名為「吉利蛋」,安置期間雖然傷口恢復情況良好,但因為還無法順利下潛,評估如果貿然野放回大海,可能無法正常覓食及躲避危險,決定送往具專業獸醫及訓練場域海生館接續照護,並做野放前訓練。

吉利蛋體長85公分、寬70公分,體重達35公斤,要如何由基隆海大運至長達470公里路程的屏東車城海生館,減少動物不適與最快速運送方式,選擇平穩與快速的高鐵為最佳方案,經過台灣高鐵協助,21日在台灣大學附設動物醫院及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獸醫協同下,海龜搭乘高鐵至左營,轉搭專車,已順利抵達海生館。

欖蠵龜,又稱太平洋麗龜,為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亦為IUCN所定之易危物種。是臺灣周邊海域可見到的5種海龜之一。但常因為人為活動及漁業活動,加上海洋垃圾日益增加,因此很容易讓海龜因網具纏繞、混獲、誤食人造廢棄物,甚至是被船隻撞擊而受傷、生病、死亡,生存上遭受到很大威脅。

林務局指出,台灣沿海海龜資源豐富,經常可見海龜出沒周圍海域,為保育及協助擱淺受傷海龜,自102年起委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及海洋生物博物館,以南北分工方式,提供專業救援,至今累計處理520隻海龜救援工作。並為更精進海龜救援存活率提升,近年透過與台大動物醫院合作,提供X光、CT斷層掃描儀器與獸醫師專業協助,現活體擱淺或混獲海龜存活率已達9成。

林務局說,這次運送救援的欖蠵龜,期間受到多個單位共同合作協助,包括照護期間獲得泛太平洋集團總裁潘思源先生慷慨捐助食料及醫療費用,而運送過程也獲得台灣高鐵公司協助同意運送。野生動物的保育工作需要更多民眾及企業共同參與,一同協助保育珍貴美麗的野生動物,不要牠們在野外消失,讓下一代也有機會於野外偶遇牠們的身影。相信吉利蛋在海生館照護下,能早日恢復健康、重回大海;且吉利蛋現已屆成熟,期盼未來能在野外繁衍,代表著對海龜存續又多了希望。

林務局呼籲,漁民在海上作業如有發現混獲海龜時,請主動撥打海巡署報案專線「118」通報;另民眾如於海岸發現擱淺之海龜,除可通報海巡單位,亦可通知海洋大學海龜救傷通報專線及海生館前往救援及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