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靠舉債 節流不開源
最近,兩件國家大事,彷彿讓市井小民有苦說不出,大家見識到另類啃「老」族的威力,這個「老」,不是家中的老爸、老媽,而是可憐的「老百姓」自己,此處的「族」,則是握有公權力的政府。
兩件端出來的國家大事,一是「前瞻基礎建設」,另一則是「年金改革」,傳達給小老百姓的訊息,簡單卻十分沈重:已是負債經營的國家,「前瞻基礎建設」還要再借8800多億元,裝飾門面;「年金改革」則是預告:年金破產進入倒數計時。
治國靠舉債 開源何處尋?
國家大事,匹夫難解;但持家不行,就不難體會敗「國」的荒謬。在家中,一個不會賺錢的一家之主,卻要求裝扮體面:上等的西裝配上名牌領帶、光亮的鞋子…除了花錢裝扮,不思賺錢;而一家之主身上掛著的行頭,靠的是家中成員辛苦出外打拚,供他粉飾。
「持家」、「治國」,情境雷同。現在,前瞻計畫是舉債搞建設,在財務概念上,是支出類別,是積極花錢行為;至於年金改革,是砍預算,則是消極地撙節支出,原則上不壞,但「持家」、「治國」若只有省錢一招,米缸終究還是要見底。
所以,在財務上,創造收入的賺錢能力在哪裡? 「前瞻基礎建設」「年金改革」說得清楚、講得明白嗎?賺錢之途多元,錢賺錢,台灣本錢雄厚。
基金縮水 台灣債淹腳目
台灣錢淹腳目,這仍是一項事實。在年金改革即將觸及的勞工退休金議題,不同於勞保,不會破產的勞退金專戶,如何以錢養錢?正考驗著政府一家之主的賺錢能力。自民國94年勞退新制實施以來,累績勞退基金規模為1兆6920億元。這筆基金的投報率管理是根據銀行利率,只是利率持續走低時,這筆基金恐將出現實質縮水的景況。
勞退金綁利率 本金向下沈淪
目前,勞動部管理勞退金是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這項條例是在2005年,制定實施。被金融界喻為「勞退天條」的《勞工退休金條例》第32條內規定:「勞工退休金運用收益,由開始提繳之日起至依法領取退休金之日止期間之平均每年之年收益率,不得低於此一期間當地銀行二年定期存款利率之平均數。」
利率慘輸物價 定存拖垮本金
這項條例,看似保障了勞工退休金,其實,是將它推向危險的情境中,原因出在:法規是死的,但市場卻是活的。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 誰都料想不到,2008年會發生一場金融海嘯,更想像不到量化寬鬆(QE)成了金融市場的解藥,只是,它帶來的負作用,就是利率持續走低。不幸的是,對台灣而言,「勞退天條」極可能成為堵死勞退基金的逃生門。
看看桌上的排骨便當,就不難看出利率在PK物價波動的大戰中,早已飽嚐敗績。據中華民國保險經紀人公會副理事長陳奕哲,以日常食用的排骨便當說明,曾經60-70元的便當,現在,80-95元是常見的價位,兩相比較,漲幅高達數十趴;由是可見,勞退金投報率跟著利率走,難保錢不會愈來愈少。
黑馬總統郭台銘 賺錢腦袋大勝!
五月上旬,坊間媒體以蔡英文和郭台銘,進行民調PK,訪題是:「明天若是總統大選,會把票投給蔡英文總統或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結果顯示:蔡英文僅獲得2成4的支持率,郭台銘則拿下3成5,領先蔡英文11%的支持率。
這項民調的背後,透露什麼訊息?它非關性別,也無關政黨,只在表明老百姓單純的期待:一位會賺錢的總統。蔡英文學法、出身行政系統,家中雖經商,本身卻未深入經營;郭台銘從黑手起家,走過創業的艱辛路,深刻體會企業存活之道,底線(Bottom Line)就是賺錢。
所以,這樣的民調結果,與其說是對蔡英文、郭台銘的喜好,不如說是對一個賺錢政府的深切期盼。
法律不教賺錢 治國只靠正義
從陳水扁、馬英九,再到蔡英文,長達17年,台灣總統出身法律背景;在他們的DNA裡,少有賺錢思維,剝開空泛的政見論述,觸及國家財政時,手法不脫:預算編列、預算分配,直白而言,都是花錢概念。
什麼是賺錢的觀念?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闕又上針對年金改革表示,目前的年革,完全走錯方向。他進一步說明,因為,有權力進行國家資源分配的官員,能力只在於節流,而非開源;闕又上隱喻,六法全書內沒有教我們如何創造財富,所以,談到退休基金的操盤績效,官員們只好閉嘴。
打著公平反分配
分配的概念,主張假公平,執行假公平的工具,就是建立大鍋飯的制度;勞工退休金的管理,正是在大鍋飯的制度下,拖垮年輕世代。闕又上說明,一名五、六十歲的屆齡退休者和一名年輕人,在生活、工作、經濟的安排,落差頗大,在理財規劃上,更是不同。
但是,目前政府的退休金管理,卻把不同世代的勞工綁在一起,共享不低於二年定存利率,也就是約1.2%的投資報酬率;政府把年輕人的錢,放在一個處於通膨壓力下,長期可能虧損的投資標的,再因投資配置不當,等於?奪民眾利用勞退金創造財富的權利,
笨蛋!問題在投報率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在台校友會會長黃志遠表示,台灣的年金改革,很明顯地,問題出在投報率。以黃志遠熟悉的美國名校基金管理,平均投報率10%計算,足足高出台灣退撫基金8%,加上複利累積計算,5000億的8%就是400多億,每年多8%,現在的退撫基金規模,也早已不再是5000億了。退撫基金只是一例,勞保、勞退的死結,解藥永遠都在:提高基金管理的投報率!
新竹縣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南嬿也認為,提高退撫基金投資績效,才是解決年改的根本之道。吳南嬿表示,退撫基金是儲金制(Funded),儲金制是先決定投資報酬率,再決定提撥率。所以,她主張,退撫基金必須訂定短、中、長期的投資報酬率目標,對比國際,合理的報酬若以通膨外加的真實收益率而言,應在4%-5%,名義收益率則應具有7%(即真實收益率4.5%+2.5%通膨率)。
拒談投資績效 只談撙節改革
只是,吳南嬿看到的年金改革資料,我國的退撫基金不僅未設中期收益率,連長期收益率也付諸闕如;吳南嬿反問:一個沒有中長期收益率目標的退休金,如何期待會有好的投資績效呢?
吳南嬿指出:由此,便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的退撫基金投報率,低的可憐。以委託國內而言,投報率僅0.77%,相較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的8.20%,足足少了7.43%。吳南嬿點出,台灣退撫基金投資績效之所以遠遠落後國外,原因在於:它承載了太多政策使命,常常扮演為政治服務的角色。
沒有賺錢思維的政府,必須透過不斷花錢,魚目混珠,粉飾績效表現。如果,一家之主只會花錢、不懂賺錢,這個「家」還能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