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六月刊)維格出事 蒙羞國際

圖說:政商網絡常讓三種老百姓受害,一是納稅人,繳稅讓政府進行不當花費;二是消費者,食安問題尤其顯著;三是投資人,被政府包裝出場的企業,有時,並非好的投資標的。

食安屢亮紅燈 政府公信力失靈

最近,好不容易稍事安靜的食品業,食安風暴再起。無論是政府掛保證的食品大廠,或是品牌早已深植人心的老字號店家,連番出事。

五月上旬,維格餅家竄改即期品標籤,引起市場譁然。五月下旬,再爆老牌零嘴「蝦味先」裕榮,也使用過期原料,46年商譽,毀於一旦。其中,本土品牌蝦味先被勒令停工;被政府大力扶植的觀光工廠維格,則是將自己的品牌商譽,連同政府的公信力,一起葬送,臉丟到國際上了。

金賞獎第一 大眾還能信?

今年三月下旬,維格餅店董座孫國華接受坊間一家財經媒體專訪,暢談發展第二品牌的雄心壯志,及拓展海外市場的企圖心。但背後維格餅家卻在不為外人所見的工廠內,涉嫌竄改鳳梨酥保存期間。所以,檯面上,西裝革履所談的企業展望,社會大眾可以相信多少?

孫國華在受訪的專文中,被媒體號稱是「台灣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精緻糕餅品牌」,又稱旗下鳳梨酥榮獲「台北市鳳梨酥評比人氣金賞獎第一名」。只是,此刻的人氣,恐怕是此氣非彼氣,對維格抱以高度信賴的消費者,簡直「氣」炸了。

這幾年,維格快速竄起,政府背書是重要關鍵;因為,在它頭上頂著政府加持的「觀光工廠」冠冕,使得維格在旅遊市場一路坐大。由經濟部工業局主導的觀光工廠計畫,自民國92年開始,委由經濟部公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在所制定的相關評鑑規範下,擺上政府的公信力,助攻企業國際行銷。根據工研院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至2016年,通過經濟部評鑑的觀光工廠,已達133家;而未出事前的維格,被經濟部視為台灣之光。

政府背書 遊客人手一袋

在觀光工廠背書下,來台的海外遊客,常常是人手一袋維格的鳳梨酥。據了解,《維格餅家》是港、澳、星、馬及大陸等地的旅遊團體,來台旅遊行程中,列入造訪的旅遊景點。不僅如此,頂著國家「觀光工廠」的評鑑,維格鳳梨酥更在2012年,成為前任總統馬英九就職典禮上的國宴伴手禮。

這次《維格餅家》出事,對市場的打擊力道,和「蝦味先」不同;因為,衝的愈高、摔得愈重。隨著政府推動觀光工廠、打開國際旅遊市場的強烈企圖心,維格自毀形象,賠上的是絕不是單一企業的商譽,而是台灣整體的形象。

圖說:維格事件,又讓經濟部觀光工廠蒙羞。

GMP到TQF 消費者信心破產

最近幾年,政府在食安的公信力,一再折損。GMP沒入歷史後,去年11月間,代之而起、同樣由經濟部工業局主導的TQF(台灣優良食品),看來,也欲強不易。

對國人而言,搞爛了的GMP,換裝登場,推上新包裝TQF,就能與頂新案的負面形象,進行完美切割嗎?其實,全民應建立事件「懶人包」,連結每一段被刻意破壞、搗碎的歷史,也才能還原真相。2013年底,台灣引爆一場駭人聽聞的食安事件,更令民眾驚嚇到幾乎窒息的是,檯面上由政府主導的GMP,卻是由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充實際運作;現在,再來一個TQF,同樣是經濟部工業局負責管理,看不到取信社會大眾的強力理由。

政商間的網網相連,獨漏小老百姓。從頂新案,到GMP,從GMP再到TQF,有一條發展中的脈絡;自觀光工廠到維格案,又是另一個持續對外的連結;而兩者,都涉及資本市場;看來,此一盤根錯節的政商結構網,網外的市井小民,註定成為最終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