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訊】為擴增農村綠色旅遊資源,建立稻田生態地景新風貌,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於長濱鄉及關山鎮設置「稻田生態地景新風貌」示範點,將蔓性馬纓丹覆蓋技術應用於水稻田邊坡,藉以降低邊坡割草勞力,減少除草劑使用。實際應用及示範成效發現,蔓性馬纓丹管理粗放,確實能有效降低維護雜草人力及成本,加以其全年開花特性,可於水稻田或梯田邊坡形成花瀑般美麗的視覺效果,未來若於水稻田進行大規模應用,不僅可建構為新型態觀光地景,更能結合友善農業與生態生產,吸引遊客到訪,開啟嶄新之稻田休閒旅遊產業。
臺東地區水稻田鄰近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梯田景觀尤為獨特,許多遊客至花東旅遊也列為必訪景點之一,但梯田地形複雜,高低落差大且田區面積較小,管理費時費力,稻作生產成本遠高於平原地區,特別是邊坡雜草管理更需耗費大量心力;一般農友多使用殺草劑除草,雖快速有效,但易影響生態環境,荒漠般景觀也不受遊客喜愛;若不管理則雜草又易侵入田區,影響稻作收成;而以人工除草,雖可避免上述問題,但勞力成本大增,操作也相當不便。
為此,臺東場篩選出優良邊坡地被植物—蔓性馬纓丹,並開發水田邊坡地被應用技術。蔓性馬纓丹為園藝品種,全年開花幾無種子,繁殖以扦插為主,無蔓延入侵周邊環境問題,生長期長且快速,病蟲害少,未發現與水稻有共通病害,且非水生植物,無侵入田區之疑慮,易於管理,能有效抑制多數雜草。蔓性馬纓丹花朵具黃、白、紫3種顏色,搭配使用即可產生多種地景變化,花期長且為蜜源植物,能誘集害蟲為天敵提供食物,有助於保護並提高天敵數量,建立田間生態。
臺東場於長濱鄉及關山鎮應用蔓性馬纓丹覆蓋技術效果良好,有效減少雜草管理工作,當植株完全覆蓋後,後續維護成本低,粗放管理亦可生長良好,在不同花色搭配下易營造出不同景觀,大面積應用更極具視覺效果。以蔓性馬纓丹作為邊坡地被植物,經適當之種植及管理方法,可快速形成覆蓋性、觀賞性及實用性皆優良之地被,深具推廣應用潛力。